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开卷》书缘忆杨绛

辛亥革命网 2016-08-09 10:46 来源:《开卷》二〇一六年第八期 作者:宁文 查看:

世界真奇妙,后来才知道。(杨绛)


风尘难掩风华

 
  一百零五岁的杨绛先生今天凌晨安静地走了。

  上午,有朋友告诉了我这个消息,并说下午可能会有官方发布。午后,就有几个朋友打来电话问及杨绛先生与《开卷》的书缘往事。我想一下也说不出什么,看看能否找出一些杨绛先生的只言片语,并以此回忆杨绛先生给予《开卷》与我的关爱与支持。

  我与杨绛先生的交往至今大约至少有二十来年了,当初记得是给钱杨二位先生寄我所编的《译林书评》小报,到了二〇〇〇年四月《开卷》创刊以后,每次刊物印出都会寄给杨绛先生闲阅。近十余年来,与杨绛先生的交往一直保持着,或者说交往还比较不少。二〇〇一年五月,我曾去三里河南沙沟拜访过杨绛先生,后来在二〇〇四年的某一天,我还与赵蘅一道去看望过杨绛先生一次。记得那天杨绛先生很高兴,聊了不少有趣的话题,比如画画、旗袍,甚至旗袍上的盘扣如何做等等话题。那天,当赵蘅听到杨绛先生说她对画画有兴趣,就提出为她画像。杨绛先生出乎意料地应允了。赵蘅一边画,我们一遍与她聊天,我抽空还给她们拍了几张照片。在此之前,我知道杨绛先生一般不太愿意别人为她拍照的。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杨绛先生所谈是非常轻松和愉快的,那次拜访后,我曾写过一篇短文《我是“绝代佳人”——走近杨绛》记下了一些有意思的细节,在谈话中杨绛先生总是轻言细语,娓娓道来,在此不妨照录两段以存其真;

  杨绛先生说《开卷》很好,很喜欢,上面的人大多是她的朋友,她说陈光甫这个人我知道,他是我父亲最要好的朋友,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们曾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大学一个学经济,一个学法律。陈光甫的故事我这里有,以后有闲时可以写出给《开卷》。

  我现在要做的事很多,那么多的事只有我一个人来做,我现在是“绝代家人”,不是“绝代佳人”,我没有后代,我不去做就没人可做了。

  后来,杨绛先生真的写来《陈光甫的故事(二则)》并在《开卷》二〇〇三年第七期刊登,此前,杨绛先生是看到《开卷》上所载的章品镇先生写《陈光甫先生留下的一个谜团》一文而与我谈起陈光甫其人其事的。

  杨绛先生对《开卷》的关爱确实令人感动,除了给《开卷》写过陈光甫那篇短文后,还写过一篇《我的书房》:

  如今剩下我一人,我的书桌位置不适,撤了。南窗下、北窗下原先不属于我的书桌,都由我占用;各室大大小小的书柜,也由我一人掌管。我翻书、找书,还约略记得什么书在哪个柜里,但每当我坐在南窗下或北窗下工作时,往往忘了身在何处;我的书房在哪里已无从捕捉了。

  这么多年来,我还常常能收到杨绛先生的来信以及题词,早在二〇〇〇年十二月,《开卷》创刊不久,杨绛先生就曾来信:“承惠赠《开卷》数册,皆收到,获益不浅。”每次《开卷》相关的纪念活动时,杨绛先生总会应我之请题词祝贺,二〇〇五年三月,杨绛先生为《开卷》创刊五周年题词:“开卷有益,信哉斯言”;二〇一〇年四月为《开卷》创刊十周年写了两幅题词,一为“世界真奇妙,老人才知道”,一为“世界真奇妙,老人最知道”,后来在纪念特刊上我选用了前一个题词。在附信中,杨绛先生这样写道:"先谢您每期《开卷》赠我,先遵嘱题了两份,任择其一。我是抄于光远同志的话,改了两个字。如不合用,弃之可也。"杨绛先生提到的于光远先生为《开卷》的题词是"世界真奇妙,后来才知道",这个题词后面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倒可以说说其中有趣故事也未可知。

  去年,《开卷》创刊十五周年的时候,杨绛先生以一百零四岁的高龄,欣然为《开卷》题写了意味深长的“稳步前进”四个字,寄寓了这位百岁文化老人对我们这样一册薄薄的民间读书刊物的厚爱与期望。

  杨绛先生与《开卷》的书缘往事,点点滴滴,留下的都是温暖的回忆。

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急就,次日凌晨改定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