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开卷 | 董国和:义工龚明德

辛亥革命网 2017-12-25 08:53 来源:《开卷》2017年第12期,第十八卷总213期 作者:董国和(唐山) 查看:

把此生追求的境界,书之于纸上,展示于世间。


龚明德,作家、藏书家。艾芜研究会会长。图为艾芜与龚明德(右)

  将董宁文称之为义工,这已成为《开卷》人的共识。写龚明德也用此称,源于这是他在《〈开卷〉乃书爱家乐园》中的首创:“你能说我们这个社会就没有持之以恒的文化义工吗?至少,《开卷》这个小小的每期只有一个印张的民办内刊的成功,给近十年的近乎堕落近乎灭绝的中国文化长了一点儿脸、争了一点儿气。”此外,还有他的夫子自道:“我不时邮寄给真正懂书爱书的各地朋友。我甚至用《开卷》作为贵重礼物,送给德国、法国、美国、捷克、日本等国家的来访过我的国际朋友,……连流沙河老师与《开卷》的关系,好像也是我搭的桥。”

  正是有了他的搭桥,才促成了流沙河夫妇的江南游。彭国梁能与之同行,也得益于“龚明德的怂恿”,由此,还华丽转身为书虫。如果说《开卷》的发展如同滚雪球一样,那么,在越滾越大中就有他的不遗余力,其中也包括江南游的全程陪伴。此外,还有他为一本错版书的题签等,都已成为义工的佳话。

  游江南,南京为第一站,董宁文在《流沙河在南京三日记》中,已有详细记述。从记述中可知,题词“开卷乃书爱家乐园”,就是他在造访癖斯居时即兴挥毫。有主人盛邀,又有流沙河的率先执笔,他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于是,以开卷来切题,将书爱家这个新创建的名词为轴心,再用乐园做结,就把他此生追求的境界,书之于纸上,展示于世间。它与庆贺《开卷》创刊两周年的题词:“读书人开卷便是乐园”一脉相承,此后再以它为题来评述百期《开卷》所取得的成就,并借此追忆与它的交往,就乐在其中了:

  “我在《开卷》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与南京有关的《沈时浮的〈八一三的前一幕〉》。隐约记得是董宁文从南京邮寄来一本《开卷》创刊号,附信嘱我提供与南京有关的稿件。凑巧我刚从旧书地摊买到了沈时浮的《八一三的前一幕》,就读了这册一万多字的小书,专门写了千把字。在篇幅珍贵的头一卷《开卷》,我在十一月出刊的第八期还发表了一则《巧遇吴天》,是我的访书札记。”

  但是,他还留有余地:“真要弄明白‘龚明德与南京《开卷》’这个题目,连当事人的我,也毫无把握。”其实真要弄明白,也不算太难。他在《书与人》发表过《〈忆〉的被糟踏》,当初《开卷》赠刊又是照此按图索骥,这就有了董宁文的飞鸿。但是,如果说这个推论还有迹可寻的话,那么,他在《开卷闲话三编》龚序中的这段话,就无迹可求了:

  “我有幸读到过子聪的几页打印初稿日记,上面他用毛笔糊住了一些段落。我是‘版本学家’,当然不会放过这种考察‘版本’的机会。对着光亮一读,原来是关于我和王稼句兄的。更重要的,这用毛笔糊住的段落,真实而又生动地体现了子聪‘为书香社会打义务工’的另一面。我是吃够了坚守的苦头的人,看到比我年幼十二三岁的子聪也如此更执著地坚守,说实话,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这用毛笔糊住的内容,除了让人格处好奇,唯一可知的就是与子聪执著地坚守有关,但为避嫌,只得割爱。知此,即知他为何说:“具体主事《开卷》的董宁文,即《开卷闲话》、《开卷闲话续编》和《开卷闲话三编》的作者子聪,真是一位罕见的成功的传播书香的志愿者。相比之下,我这个在国家正式出版单位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专职编辑,便是一个失败的传播书香的志愿者了。”

  就笔者有限的阅读来说,他的相比之语,如果不是绝无仅有,也是第一次,其中还有使用“传播书香的志愿者”这个与义工同意的词语。其实,如果仔细想想,这并不奇怪。对于身居外地的书爱家来说,他是有幸走进癖斯居最早的人之一。如果从藏书就能知道一个人的所好所见和所识,藏主的精与丰,已经让他心生敬意,再加上多年的相处和了解,还有《开卷》的有目共睹,就有了如此的礼赞有加:

  “无论是大名人、大学者,还是无名之辈,只要愿意靠近《开卷》,子聪都会笑吟吟地起身迎接。从近六个年头的《开有益斋闲话》中,这类记实文字比比可见。”“这不仅仅是一个对文化人的表面上的尊重,这种持续地‘为书香社会打义务工’的实际行动,只有完全基于近乎宗教情感的文化信仰,才可能成功。跟子聪的著述相比,他的文化行为和出版成果更让我们肃然起敬。”最后的断语是:“其贡献无法估量。”

  广而言之,在为书香社会打义务工者中,也有他的身影。正是有此情愫,他对这位小老弟,才有如此上心的笔墨。如果以十五年为一个时段,编入《纸香墨润》中的《读书随处净土》,“这是我十五年来献给董宁文开卷事业的第三篇文章”。依此类推,《开卷闲话三编》的龚明德序当为首篇,《〈开卷〉乃书爱家乐园》则属续篇。从首篇到续篇的礼赞升级,可见他猩猩相惜的义工情结,是何等的浓烈。然而,如果仔细查阅全套《开卷》,他在此发表文章的篇数并不多,在《闲话》中的发声,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刊于二〇〇五年第一期的这则报道,虽非出自他手,却不能不提:

  “《芳草地》执行主编谭宗远关于民间读书类报刊如何减少错别字、一篇稿件不宜同时刊登在几家民刊等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龚明德当即提议,明年开第三届民间读书报刊讨论会时,可以设立一个编校质量奖。他本人愿意捐出两千元稿费设立一个两万元的质量奖基金,如果一年来,有哪家报刊没有错字,编校质量过得硬,就将两万元重奖颁发给这家优胜报刊,如果选不出最佳,这项奖励基金将滚动进入下一届年会的评比之中。”

  甘于捐出稿费来设奖,正是出于他的义工情结。由此,再回顾在第八届读书年会中的颁奖,就会多一点理解和包容;而在看罢《读书随处净土》中的这段话:“和子聪在一起,你感觉不到他有什么委屈。至少,我从没有听他诉过苦”,再面对他的追问:“我们该向他学习点什么……”,心中总会有一点触动。

  《开卷》中的义工还有很多,龚明德只是小小的缩影。若想展开,除了他要细查日记,子聪也应当把用糊住的文字公开,还有知情者的涉笔成文。唯有如此,《开卷》才能更好地前行,也能为书香社会培育更多的义工。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