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开卷 | 文先国:远去了,沪上刘绪源

辛亥革命网 2018-03-26 08:57 来源: 总二一六期·开卷·2018年第3期 作者:文先国(进贤) 查看:

白日梦破心最苦,夜读书罢味略甘。(刘绪源)


刘绪源先生与李泽厚先生

  刘绪源先生,以他还不足六十七岁的年龄,在二〇一八年一月十日谢世,让我感到无比惋惜。这样一个书生,为什么这么早就告别文化,我想他是累死的。这几天,读书界有文字发表,文汇报的一位朋友,也信告了他的同仁和朋友同悲同悼的情景。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写几句话,寄托我的一点哀思。

  一九九四年七月三日,我在上海南京东路的一家书店,随手拿起一本《隐秘的快乐》的小书,站在那里读了一两个钟头,觉得非常好,书虽然被翻卷了角,还是毅然买下。由文章而及人,我当然知道书作者刘绪源,回家又马上寄到文汇报请他签名留念。不几日,刘绪源将我寄去的品相不好的书换了一本,在书的内页题字“文先国兄雅正,并祝万事如意”。我第一次给刘绪源写信寄书求签名,并在信中谈到他为什么“隐秘的快乐”用他作书名,他可能看出了我这个无名读者读懂了《隐秘的快乐》书内的大部分篇章,算得上一个知音,所以在书的内页再录“九二年旧句‘白日梦破心最苦,夜读书罢味略甘’”相赠。

  说句不是吹牛的话,我第一次读到刘绪源的这本小书,即而隐约感到他在哲学、美学、儿童文学等方面的研究会有相当不错的成就,因为他那读书的“隐秘的快乐”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一个有哲学与美学情怀的人,内心是非常希望有知音的。我还相信,我们读书过程中“隐秘的快乐”,也是可以互相意会的。

  因为喜欢周氏兄弟学术文章的缘故,大概过了不到一年,我再给对鲁迅和周作人有特别研究的刘绪源写信,夹钱求购他的新著《解读周作人》。不久,他真的又寄来签赠的这本书,并在书中夹回了我寄去的购书款。刘绪源好像与我真的有缘,在书的内页他的照片下认真地题写了“希望学术不只是累人的操作,而也能成为真实心境愉悦的流泻。周作人达到了这一境界,研究周作人,能否也近于此呢?我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我这里为什么说与之有缘呢?现在回想起来,是我在给他写信的时候,因为先前受张中行先生影响,表达了自己当时对周作人学术文章及其人格的一些想法,所以在他为我签赠该书的时候,写了以上一段话,我完全可以体悟他的心境。后来我读这本书和研究周作人,确实受他这段话的影响不浅。其实,人与人之间能否成为朋友,依我看,与相互之间的思想趣味有相当的关联。我对周作人学术文化价值和人文思想的认识,与张中行、刘绪源,有一定的相通之处。读了这本书,我仿佛还在一定的场合真的感觉到了“学术不只是累人的操作,而也能成为真实心境愉悦的流泻”。现在刘绪源先生远去了,我甚至还想,他难道真的跟不上周作人,自己一直在“累人的操作”中,对周作人学术文章“真实心境愉悦的流泻”的境界,只能“心向往之”吗?人,难得完美。

  所以我说,刘绪源可能是累死的。

  《中国哲学如何登场》,这是刘绪源与美学家李泽厚先生二〇一一年的谈话录,该书在二〇一二年六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后不久,不知是在《文艺报》还是《文学报》上,我看到了一篇记者与刘绪源的较长的访谈。刘绪源主要讲前辈李泽厚关于生命哲学的观点,特别是李泽厚“四个静悄悄”即静悄悄地读书、静悄悄地写作、静悄悄地活着、静悄悄地死去的生命哲学观点,让我大感兴趣而刻骨铭心,因为这与我无名小卒的生活做派十分投缘,这次没有写信,而是第一次拨了刘绪源的电话,谈了自己的观点,也厚着脸皮表示了向他们两位作者求签名书的愿望。还是盛夏,刘绪源第三次给我寄来了李泽厚与他两人的签名书,不过这次在书上没有写另外的话,想必这书中主要是李泽厚哲学思想的缘故。收到书后,我电话告谢并说要寄三十元书款,他说手边有几本送朋友的样书,还说多年朋友不必言谢。刘绪源先生谢世后这几天,我重翻他的几本赠书,唯独这本没有找到,让我非常遗憾。

  我与刘绪源先生交往二十多年了,可以说情谊高雅而且难以忘怀。早些年他在《文汇读书周报》,我经常投短小的文稿,记得二十年前后二版有个“读书会”,经常刊登一些三四百字左右的短篇书评,我投几次经他手大多都用了,不合用的他也会及时告知。二〇〇〇年八月五日,我的一篇关于文物收藏图书的文章发表在头版头条,他还加了“编者按”。刘绪源主编《文汇报·笔会》,也给我刊发和推荐过文章,每每让我感动。早在二三十年前我还有一个习惯,会在国内主动上门拜访一些文化名人。凡上海的文化名人,刘绪源给我提供地址和电话的有柯灵、黄裳、邓云乡、倪墨炎等,当然也有江浙的,我往访,一是读他们的书有共同话题。也撑刘绪源的牌子,大多都很成功,更让我受益。二〇〇七年十月三十一日,我与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先生发起在江西进贤举办第一次“鲁迅与书法”研讨会,之前在北京商定参会人员名单时,上海方面的第一个对象,我写下的就是刘绪源。他应诺,然未果,这是我与刘绪源交往中一个最大的遗憾。

  我相信自己读书的眼光。认定了的人,是不会忘怀的。现在,刘绪源先生远去了,我只好在他那优美的文字里遥望。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