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开卷 | 张先宁:那是句贬语

辛亥革命网 2018-03-26 08:58 来源:总二一六期·开卷·2018年第3期 作者: 张先宁(芜湖) 查看:

当日画兰似画韭,今来种韭爱如兰。(张充和)


张充和作品
 
  张充和,民国闺秀,萧条异代留下的一枝清芬,其人其艺足以照见当下艺林的种种功利与喧嚣。先生往矣,高山仰止之余,我不揣浅陋,试着解答萦绕老人心中的一个小小疑惑。

  读《合肥四姐妹》(金安平著,三联书店)第三○九页,张充和第一次拜访沈尹默:沈尹默让她写几个字,然后他给出了“明人学晋人书”的评语。到今天,充和还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褒是贬。

  明人学晋人书,那是句贬语。

  沈尹默之后,书法权威海内公推启功先生。启功先生《论书绝句》第八一首:黄庭画赞惟糟粕,面目全非点画讹。希哲雅宜归匍匐,宛然七子学铙歌。这首七绝讥讽的正是“明人学晋人书”,笔者不惮琐屑烦难,把启先生的自注全抄于下:

  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乐毅论等小楷帖,先不论其是否王羲之书。即其摹刻之余,点画形态,久已非复毛锥所奏之功。以其点画既已细小,刀刃不易回旋,于是粗处仅深半黍,而细处不逾毫发。迨锤拓年久,石表磨失一层,于是粗处但存浅凹,而细处已成平砥。及加蜡墨,遂成笔笔相离之状。譬如“入”字可以成“八”,“十”字可以成“卜”。观者见其斑驳,以为古书本来如此,不亦傎乎。

  明人少见六朝墨迹,误向世传所谓晋唐小楷法帖中求钟王,于是所书小楷,如周身关节,处处散脱,必有葬师捡骨,以丝絮缀联,然后人形可具。故每观祝希哲小楷,常为中怀不怡。而王雅宜画被追摹,以能与希哲狎主齐盟为愿,亦可悯矣。

  汉铙歌声词淆乱,至不成语,而明人盲于佞古,竟加仿效。石刻模糊,书家亦囫囵临写。风气所关,诗书无异也。

  祝允明、王宠等明代书家,格非不高也,功非不深也,其楷书笔画往往散脱,一笔往往由两笔截搭而成,譬如“入”字可以成“八”,“十”字可以成“卜”,再譬如“横折钩”往往写成“横”和“竖钩”。原来,碑版锤拓年久,笔画的转折、连接处已漫漶,书家亦囫囵临写,祝希哲、王雅宜辈把这金石、枣版气息一并摹写下来,以致橐驼马背,鲁鱼亥豕,其实古代法书本来并不如此。所以明人学晋人书是不足取法的。

  今观张充和先生楷书,正与明代祝允明、王宠等吴门书家同调。张充和是安徽合肥人,长期寓居苏州,苏州正是吴门书派的流风余韵笼罩之地,所以张充和先生学书,从祝允明、王宠等苏州地区书家上追晋人是自然而然的事,书法历来讲求“取法乎上”,晋人风韵固然是上上之法,但是从明人学晋人书中探讨消息,算不得“取法乎上”。地不爱宝,敦煌、楼兰陆续出土魏晋残纸,学习晋人小楷可以从这些残纸尤其是晋人写经墨本即日本人所谓的“肉迹”中追根溯源,盖墨本者乃书写的自然状态,是真正的六朝墨迹,保留着晋人的气息,不像拓本辗转翻摹以致失真。倘能从此用功,方是“取法乎上”。

  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里称沈尹默为“鬼谷子”,在朋辈中最善出谋划策。一句“明人学晋人书”就道出张充和先生书法的法乳所在,沈尹默先生不愧书法大师,慧眼如炬。同时,并不点破这是褒是贬,给足初次上门的女弟子的面子,真善于处事者。此句评语真是切中肯綮,又礼貌周到,明明是句贬语,看着像是褒语,足发一噱。“五四”先贤俱是学贯中西、饱读诗书之辈,以“鬼谷子”誉沈尹默先生,古人不我欺也。

  回归书法本身,张充和先生“明人学晋人书”,无碍我们欣赏她书法的秀润精致、玲珑明净。张充和的书法成就不可小觑,尤其小楷可以抗行吴门书派,由明而上追魏晋,恬静典雅,今天能写成这样的也没几个。

  诗曰:

  鬼谷当年置一评,至今褒贬未分明。
  明人学晋非足取,回视吴门当抗行。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