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宴上牛头肉
帅哥与美女
美女小合影
城南清真寺前
塔
余老拍的几张合影
井栏何在 ?
胡老师为大家拍到整碑,托举支持 !!
与93岁六合常遇春后人合影,常家后人捐赠老瓦给记忆馆。
配菜合理,荤素搭配。上菜太快,应接不暇,忘了一共多少道菜 ?
半个牛头 带筋最好!
关于六合南门清真寺,转载2015年7月《南京日报》:
一期工程修缮好的清真寺礼拜大殿,是六合区南门伊斯兰文化区目前留存的唯一一个不可移动文物。”六合区文广局文物科的林科长告诉记者,这座礼拜大殿属于南门清真寺,是明代所建的,距今已经有610多年的历史。
六合区伊斯兰教协会的吕主任介绍,南门清真寺建造之初,占地约3000平方米,是六合最古老的清真寺。眼下只有礼拜大殿保存至今,但该寺原有的建筑自东向西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大门、纱帽厅及南北厢房,第二部分是四合院风格的厅堂,第三部分才是建于明朝永乐二年的砖木结构礼拜大殿。
“南门清真寺内四合院的南北厅大概在1926年创办‘葆真小学’,这所回民小学同时教汉文和伊斯兰知识,后来成了一所公办学校。”他说,一期工程主要修复了礼拜大殿。由于大殿紧靠滁河,施工方还将大殿的地基垫高,避免雨季被淹。如今,礼拜大殿旁新建了一座宣礼塔。据说,由于过去没有扩音设备,以往伊斯兰教的大型宗教场所一般都配有宣礼塔,每到做礼拜的时刻就会有人站在塔上通知人们前来。
明朝大将常遇春的后人曾住在清真寺旁
这座礼拜大殿是谁修建的?曾有学者提出一个观点,称南门清真寺是明朝开国名将“开平王”常遇春的后人所建,常遇春本人就是回族。记者就此观点联系上了六合区伊斯兰教简史的研究者、达氏宗亲会联络人达式洞先生。他告诉记者,根据目前的考证,常遇春应该就是回族人,而这座清真寺就在常遇春的孙子常泰宅邸的南侧,南门清真寺很有可能是皇帝连同宅邸赏赐给常泰的。
“六合人说,这里的常氏是常遇春后代,民间俗称南门清真寺为‘常家清真寺’”,达式洞解释:“根据光绪年间重修的常氏家谱,常遇春的孙子常泰永乐年间任都督总兵,由于他年老功高,晚年被皇帝赐第江北养老,也就是在六合这边。六合古称棠邑,常泰也因此被称为‘迁棠祖’。”
达式洞说,对于“南门清真寺是常遇春后人所建”的说法,历史上并没有第一手资料留下来。光绪年间重修的常氏家谱只提到常泰被“赐第江北养老”,其宅邸就在南门清真寺的北侧;而据调查,包括常泰在内的常家后人大多是回民,信仰伊斯兰教,除了宅邸还需要专门的宗教场所。由此推断,常泰受赏的“赐第”很可能包括了常氏宅邸和南门清真寺。可惜的是,这座宅邸在解放后被拆,很多细节无从考证。(收集/舒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