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舒叔说民俗之“冬至”(2017年12月12日)

辛亥革命网 2017-12-25 08:59 来源:南京城市记忆民间寻访团 作者:舒克 查看:

阳气起,君道长。

 
  冬至,是中国古老历法“二十四节气”第二十二节。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节日,因其最古老所以最隆重,自古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流传至今。

  早在差不多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日晷”(又名“土圭”),用来观测太阳,测定天日,最早测出了冬至之日,所以,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老大”!古人通过日晷发现:到了冬至这一天,日夜的区分在于日最短而夜最长,所以,称之为“日短”、“日短至”;而这天过后,每日白天逐渐变长,夜逐渐缩短,直到夏至成为“日最长”“夜最短”,接着夜开始逐渐短,日又开始逐渐长,再到冬至!年年岁岁,循环往复。这是太阳与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的自然规律。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了这一规律,并且按照如此的大自然规律生存生活、生生不息!

  冬至还有好几个别名:因为在冬季,所以叫“冬节”;因为由此阳气上升,所以叫“一阳生”;因为夜长梦多至此止,所以叫“长至节”;因为“大如年”又仅次于过年,所以叫“亚岁”……等等。

  将冬至正式定为节日开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延续到明清,其中某些习俗保持至今。《汉书》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这证明,我们的祖先至少是从汉代起,每到冬至日都要举行各类庆贺活动。那时朝廷公布举国休假三到五天,上至君王不听政,下有坊间要歇市。皇亲国戚与黎民百姓一起欢度节日,这是过年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了。而到了唐宋时期,朝廷又将假期延长到七天,更加强化了节日的盛大程度。用现在的话说,冬至之节,汉朝时小长假,唐宋则是大长假……


  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蚯蚓结”,是说冬日冻土之下的蚯蚓,相互纠缠在一起,像是绳子的“结”一样,它们正抱团过冬呢,不见到来年春天的阳光,它们不会醒来!

  “糜角解”,“麋”与“鹿”同科不同种,古人观察此类动物发现,同样长着茸角的麋与鹿,前者茸角朝身后方向长因而属阴,后者茸角则往身体前面方向长所以属阳。麋与鹿都有“解角”的时候,就是头上的茸角自动脱落离开身体。而在“冬至一阳生”的时候,麋角就开始自解脱落了!古人大概只是在麋与鹿自己“解角”之时,才会收集其茸,用以滋补养生的。可不像如今的有些商人,为了利益,从人工饲养的麋与鹿身上,强行割茸……

  “水泉动”,在隆冬季节,水泉还可以“动”,想来一是在冰层之下的“动”,因为此日之后,“阳气”始发,故而冰层之下的水必然要跃跃欲试,盼望着暖流的到来;二是泉水本来就是温暖的,大自然造就山野之下无数处温泉赐予人类,古人以此来比喻“暖阳”的萌动……   
 
 
  好,再来看看冬至的主要民俗:

  一、祭天祭祖

  凡重大节日总要有祭祀活动,这是整个人类早期发展共同的生活方式。前面说过,冬至源于我们祖先发明的土圭测日之法。史载,西周时期,辅佐周武王管理天下的皇亲周公,还利用土圭测定之法,选择了皇城的建设所在——洛邑(洛阳),这是中国最早的“都城规划”。同时,周公设定了王朝的礼乐之制,便是“周礼”。因为测定冬至日为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所以确定冬至日所在月份为正月,那么冬至日就成了新年岁首了。岁首的祭祀礼仪,自然会是皇家宫廷不可缺少的内容。唐宋时期,冬至祭天,已经是朝廷最重要的年度活动项目,皇帝会亲自率领文武大臣们到皇城郊外举行祭天大典。而民间则要在各族亲之间的祖庙、祠堂中,祭奠各自的先祖和逝去的亲人,这样的习俗一直流传下来。

  “冬至大如年,家家祭祖先”,这句民谣体现了民间冬至的景象。当然,如今的城乡各地,祖庙、祠堂之类,已经很少见了。每当冬至的下午和傍晚,很多人家都会用金纸、黄纸等折叠成“金元宝”种种,或者直接买来纸钱冥币,就在各自居住的房前路旁,点燃焚烧起来,就把这祭祀亲人的事给办了。

  二、守夜添岁

     自汉代起,就有冬至“贺冬”之说。正因为冬至“日短”而“夜长”,而且又是仅次于过年的重要节日。所以逐渐就形成了与过年“守岁”相似的“守夜”习俗。在江南很多地方,百姓们要过“冬至夜”,和过年一样,全家老少团聚一堂,聚在一起吃冬至夜饭。如果家里有人未到,还要留个座位,摆副碗筷,也是一种象征。大家一起说说笑笑间,每个人又都长了一岁,这就是冬至日的守夜添岁。这与过年除夕夜的吃年夜饭“守岁”基本一致。只是说法略有区别。如今,冬至已不再是新年之始,所以“添岁”便重在迎接并庆贺新岁的到来,而过年的“守岁”则偏重于不舍并怀念即将逝去的岁月。

  三、数九消寒

  从冬至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真正进入了“数九寒天”。

  “数九”也是我们祖先的发明。在汉族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就是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从冬至这天最长之夜开始,每隔九天就是一个气候变化日,从一九到四九,是最寒冷的时节,五九六九以后逐渐变暖,总共九九八十一天,就完全到达春暖花开的艳阳天了。

  所以,自古民间口口相传,在各地留下了大同小异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据说,这“九九歌”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人们广泛传唱的“流行歌曲”了。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两千多年而经久不衰,这是我们祖先对大自然的发现与总结,所以最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沉淀与检验。
  到了明代,“数九”为文人所发展拓展,变成了一种非常文雅的、兼有娱乐与日历等多重功能的“九九消寒图”。

  所谓“九九消寒图”是一种能够让很多读书识字的普通人包括小孩子都能够参与的书法与绘画游戏,就像是今天的普通百姓都能玩手机微信一样。

  主要玩法是从冬至那天开始,在一组文字或者绘画上留个记载,简单的只是一日写或画上一笔,复杂的则要记叙每个“九”的每一天,是怎样的气象甚至社会情态与“新闻”。

  先看文字类,要选择九个与节令相关的大字,每个字的笔画必须为九,总共八十一画,字体留空,让人描红。冬至后每天描一笔,九个大字全都描红了,就到了艳阳天。描红的同时,也可以在笔画中间插入当天的气象和见闻记载,这就成了那个时代的“微博”“微信”。非常有意思!

  绘画类也差不多,载体不是大字而改成了画,一般是画的梅花,枝头上留有九九八十一朵没有填色的梅花瓣,同样让人每天来为一朵花瓣添色,八十一朵花瓣全部城彩色的了,自然是到了姹紫嫣红的时刻。
还有的消寒图,用文字组合成图案,比如用描绘天文气象和记载历史文化的诗句,来组合成一幅“八卦阵形”的葫芦图案,可以达到数百文字,顺着图案读来,就等于上了一堂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的课。此类消寒图被称作“数九教科诗”。
 


九九消寒图之梅花填色——图片选自网络故宫博物院藏品
 
  “九九消寒图”是迄今为止,所有节气民俗中最具文化含量也是最易普及的“非物质遗产”。以现代的高科技,完全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向所有用户提供可以描红填词的“消寒图”,让我们民族独有的这种民俗文化得以在更广泛的空间传播。

  四、南北食俗

  冬至美食,也是南北各异。这是不同地域的生活习惯逐渐形成的。一般来说,是北方饺子南方馄饨与汤圆。当然,北方人还伴有吃羊肉喝羊肉汤的;南方人也伴有吃鸡喝鸡汤的。

  还有很多乡间民宿,也都不尽相同。
    
  冬至喝鸡汤,吃豆腐——对于老南京人来说,过冬至有两样东西是必吃的。按民间说法,在冬至这天喝鸡汤,可以补上一年。过去人冬至进补,是为了来年的春天有劲干活。尽管现在生活好了,但冬至喝鸡汤的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
 
  老南京人冬至进九,有“一九一只鸡”的说法,就是每一个九天,都至少要吃一只鸡。或炖汤,或红烧,或白暂,当然冷的时候,还是喝鸡汤最适宜。

  至于吃豆腐,老南京人讲究“大葱烧豆腐”(或者小葱),这习俗源自于明朝时期的一则宫廷传说,与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有关:

  明太祖定都南京后,命刘基负责营造皇城,因刘基不愿与贪官同流合污,便遭到众贪官的联名诬告,反说他贪污银两。朱元璋大怒,即命刘基将账本呈上备查。刘基便于冬至这天,左手提账本,右手提一瓦罐上殿见君。并对当场的王公大臣们巧言相逗,说“这是你们这些富人没见过的宝贝”,众大臣和朱元璋都很好奇,于是命揭开瓦罐,原来不过是满罐的大葱烧豆腐;众大臣不解其意,唯朱元璋看刘基神色庄重,一身正气的样子,立刻明白其中含意,知道是自己错怪了忠良。当庭解嘲道:“大葱烧豆腐,一清二白”。

  刘伯温冬至豆腐逗富豪的故事,从此流传开来,以后,每逢冬至,南京家家户户便吃大葱烧豆腐了。又有一种“逗富”、“长旺”的寓意。

  而在普通百姓人家,难遇皇帝大臣们的“逗富”情景,吃豆腐习俗形成之后,总要往富贵、福气方面靠,也注重冬令时节的“大补”和保暖,所以吃豆腐加鸡汤就逐步成为他们的习惯。除了吃好之外,总要有些精神娱乐项目吧,于是夫妻之间,玩点“吃豆腐”的游戏之类,谓之“逗夫”,也一样与“豆腐”和“逗富”谐音!
 

舒叔之”逗福”
 
  冬至节日,经过数千年发展,全国各地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节令美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此节令的食品。比如民国时期曾时兴过的“冬至亚岁宴”,其名目也很多,包含贺冬大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不一一赘述。


尝尝舒叔做的“鸡汤炖豆腐”吧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