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地点:江宁东山公交总站西门站
公交线路:D8路、89路、701路、702路等;
地铁3号线大明路4号口出站转D8、701、702路;
304路卡子门站下转701、702路
活动内容:观插花村乡野风情;访插花庙聼女神故事,探“藏龙桥”与“青龙桥”怀古思今;品农家土菜美食……
插花村有插花庙,插花女神地位高!——插花村插花庙位于江宁汤山孟墓社区,这里一直流传着关于西汉开国皇帝与“插花娘娘”的传说故事。
插花村旁边还有郄坊村,同样拥有一座桥和关于刘秀的传说故事,说刘秀在此化青石为利剑,斩杀奸臣王莽变身的“九丈巨蟒”,从此,此桥被命名“青龙桥”,人们走过此桥就能辨别善恶,每当风雨来临时,善人过桥必顺畅,恶人过桥会遭难……
有人说,藏龙桥就是青龙桥,附近的藏龙寺就是插花娘娘庙。究竟故事如何,我们去探访了便可知晓……
藏龙桥县级文保碑
藏龙桥远眺
近观藏龙桥
以上照片由本版道友林晨拍摄
插花村村口
插花庙圆门
藏龙桥全貌
(以上照片为本版道友烟过无痕拍摄)
2017年3月11日周六,南京城市记忆团队一行三十人,来到江宁汤山境内的孟墓社区,探访、考察这里的青龙桥、插花庙、藏龙桥以及民国抗战碉堡等历史文化古迹。
全体集合后,乘车到达郄坊古村。村口有石座,石上刻有书法家孙晓云所书“汤山郄坊”四个红色大字。但小广场对面的商业招牌上,却写着“汤山七坊”同样红色的四个大字。这是何故?其实,从“郄坊”到“七坊”,是这里为了发展乡村旅游而做出的一种从俗之举。“郄”字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读音“qie(同切)”当地人土话中,“郄”与“七”同音,故而以“七坊”取代“郄坊”,又在村里造出七种以上的老式作坊,让城里人来玩的同时购买作坊里的土产。如此,“七坊”热了,“郄坊”却被冷落。
但是,考察冷门古迹,却是南京城市记忆团队的一己之责。“郄”字,只作为地名和姓氏之用。历史上最早的“郄邑”有两处。一处在今山西泌水,春秋时期晋献公因其族弟叔虎征战有功,封地给他取名“郄邑”,叔虎由此建立“郄国”,其后人便以国名为姓氏,流传下来;另一处在今河南沁阳贺村,相传西周开国功臣苏忿生担任负责刑法 牢狱的司寇之职后,管理有方、明察秋毫,被后世尊为“狱神”,周武王当年赐封其以家乡十二邑建立苏国,由此姓苏。而其子后来又被封地“郄邑”,所有再往下的子孙又改姓“郄”。可见,“郄”姓氏族来源于西北中原地区。那么,何时又在江南金陵之地扎下根来,有此“郄坊”之地呢?如今的郄坊,没有村史可查,当地老人皆不知“郄”字何来!猜想,会不会与东晋王朝的建立有关?司马睿在建康城称帝,从河南洛阳带来了大批的皇亲贵族和普通百姓,这些北方民众的到来,甚至改变了古都金陵原来属于吴语地区的方言。他们中间,有人继续在朝廷为官,自然会住在宫城内。但更多的人来到建康城之后,只能在城池周边的市井之所甚至更远的乡村居住生活,那么,这些民众当中,是否包含了“郄”姓家族呢?是否“郄”氏后代早已不是什么王公大臣了,皆因西晋之乱无法生存,跟着大批人马来到江南,找到这么一处山水之地求得生存,由此将祖先的“郄邑”带到江南而成为“郄坊”呢?这些,只能是猜想了!
其实,“郄坊”远比“七坊”更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用“七坊”做些个农副产品生意的同时,是否应当考虑,将本地的人文历史挖掘出来,增加当地的文化内涵!
说到历史,郄坊村目前拥有古桥一座,名“青龙桥”。此桥与相邻的插花庙村“藏龙桥” 同属于一个时代,都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传说相关。
这两座古桥,是记忆团队本次寻访的重点。
刘秀抗击王莽,是否真的到过今天的南京汤山一带,暂且不论。这里留下的“青龙”、“藏龙”二桥,则因刘秀故事而名。两座石桥都不大,常常并不引人注目。但如若了解这样动人的历史传说故事,则走在上面,感觉就大不一样了!
“青龙桥”的故事,是说刘秀在此斩杀“九丈巨蟒”,那巨蟒便是王莽的化身。从此民间传说此桥具有辨别善恶的功能,但凡大风暴雨来袭之时,如若有人过此桥,善良者可顺利通过,邪恶者则危机四伏。当年刘秀斩杀王莽的“青龙宝剑”,化作四根雕龙的青石“望柱”装饰在桥两边四方的桥堍上,这就是鉴定人善人恶的法宝。可惜,这“青石宝剑”如今已经丢失。但此桥的惩恶扬善之功却永久存在。为此,记忆团队本次寻访特别安排在此桥上举办一场小小的诗书展示与朗诵活动。
小诗由本团队资深道友羽仙歌书法,团队众美女展示:
一座小桥藏青龙,
两面利剑斩元凶!
欲知人心善与恶,
谁敢桥上试吹风!
(诗文作者:舒克)
城市记忆团队,到此并非只是“一游”,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为当地的旅游资源添加人文厚度。
“藏龙桥”的故事,则与插花姑娘、插花庙、藏龙寺形成整体。是说当年刘秀为反抗王莽到江东招兵买马,被王莽追杀。当地一位头戴小黄花的村姑让刘秀藏到石桥下,而自己挺身而出骑上刘秀的骏马引开追兵。刘秀当上东汉皇帝之后,派人前往寻找插花村姑而不得。所以传旨封村姑为“插花娘娘”,当时其藏身石桥名“藏龙桥”,并下令在桥畔建“插花娘娘庙”。这就是藏龙桥与插花庙的由来,具体细节有多种版本,网络上也能搜索到,这里不再赘述。藏龙桥现为江宁区文物保护单位,立有区级文保碑。
古藏龙桥旁,新建了一座“酒坊”,绕过此酒坊,才能见到古插花庙,当然也是新建的了。距插花庙不远处,还有一座民国抗战碉堡,挂牌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此地附近,另外还有几处碉堡,本团队资深道友北山先生提前到达,做了细致探访。
在距古藏龙桥两公里左右的地方,建有一座“新藏龙桥”,过新藏龙桥不远,又有一座规模较大的新寺庙,便是当今的藏龙寺。该寺建筑与当今各地所建新寺庙并无多少差异,唯寺中有长廊壁画,描绘刘秀与插花姑娘的传说与众不同。
本次寻访考察所得共识:郄坊、插花庙一带,因古老的传说而具备一定的人文历史景观资源,可以深度挖掘开发。
因此,建议有关方面:
1、将郄坊古青龙桥与插花庙古藏龙桥连成一片景观带,在两座古桥之间开辟漫步通道,通道上建立画廊之类,向游客详细讲述相关的古老传说;
2、目前两座古桥下水域较为脏乱,古桥风姿难以凸显。建议尽快清淤提档,深挖桥下河床以降低水位,尽可能恢复古桥原样;
3、建议恢复古青龙桥两边桥堍上的“青龙宝剑”石柱,当制作精细,保持古韵原味。
4、插花庙因插花娘娘崇高地位而形成的“妇女坐大边”民俗风情应得到更广泛的宣扬传承。作为尊重女性的典范之地,建议在村口为插花女塑像,同时以更多的方式向来客介绍相关的传说与风情。比如让客人品尝“农家乐”时,介绍何为“女人坐大边”,让客人了解并体验……
5、对于景区内参与服务游客的村民,要强化人文历史基础知识的培养,不能只知道做小买卖开餐馆图眼前利益,却对本地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等一无所知。游客询问起来,只会摇头,无言以对。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准,要从文化抓起。
汤山郄坊村口
青龙桥上
藏龙桥上(一)
藏龙桥上(二)
藏龙寺
插花庙前女子优先(按照“左为大”的常规,让女士们全都站到左边,便是“女子占大边”)
羽仙歌与美女们
郄坊村口小合影
诗书展示青龙桥
藏龙桥小合影
自书一幅,也来献丑。(羽仙歌摄影)
兴龙桥上
这也是“女人占大边”吗?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 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