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公园钟楼——励士塔
另一块说明牌指出这座钟楼是汪伪时期的“还都纪念塔”——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队员们为此提出正名。
2017年8月份,位于南京市北京东路的和平公园重新对市民开放。公园内的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平公园钟楼经过修缮,也再次和南京市民见面。
和平公园钟楼高四层,17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建于原先的武庙中轴线上,前临北京东路。
该楼平面呈四方形,自下而上楼身渐倾收缩,一楼四面各开有一门,二、三、四楼四面各辟有窗户,四楼窗户周围还有时间刻度标记,酷似时钟。
该楼塔顶飞檐翘角,楼内曾悬挂一口大钟,因此,过去的老南京人曾称之为“钟楼”、“钟塔”。
此楼2006年就被批准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正式的名字是“和平公园钟楼”。2008年10月,它又被列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编号为“2008021”。
和平公园钟楼朝南表面有两块说明牌,其中一块上的文字指出,这座钟楼是汪伪时期的“还都纪念塔”。另一块说明牌较为简略。关于这座塔的“前身”,另外还有一种说法。
《玄武区志》、《南京园林志》、《金陵胜迹大全》称其为“励士亭”、“魁星阁”。
由谁建造的说法又各有不同,有人为这是日伪考政学会出资建造的,有人认为此楼是国民政府考试院建造的。
2017年9月16日,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举行了第453期活动:为励士钟塔正名。
这天来了有20多人,大家根据历史记载,指出钟塔上的铭牌的错误,希望南京市文物部门能实事求是,还原该钟塔的历史面目!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队员们呼吁为励士塔正名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队员们在励士塔前
关于这座民国建筑的真实身份,长期以来模糊不清。让我们追溯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和平公园钟楼”的历史脉络
曾经有这样一张老照片,南京沦陷期间,一个民国女子骑着马,在“和平公园钟楼”下留影。
一位作家在写文化散文时,用了这张照片,并发出了“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喟叹。也就是说,这个女子丝毫不知这个建筑(还都纪念塔)对于当时身处沦陷区的南京人来说,意味着羞辱和讽刺。
所谓“还都纪念塔”的说法流传很广,但周安庆、胡卓然等南京地方历史学者对这个说法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此塔并非所谓的“还都纪念塔”,也不是建于1940年左右。其真实身份是国民政府考试院的“励士钟塔”,建于抗战爆发前的1937年。
1937年6月6日的《中央日报》上,刊载了一张由当时的国际社记者拍摄采写的《励士钟塔》新闻图文报道。报道全文如下:
“考试院为纪念全国考铨会议,昔与中央各机关及全国各大学集款捐建励士塔一座于该院东花园内,该塔高六十余尺,塔顶镌刻总理(注:指孙中山)建国大纲全文,形式异常美观,现已全部落成。图示励士钟塔全景。”
报道中的“考试院东花园”就是指现在的和平公园。对比今昔照片可知,目前的和平公园钟楼,正是1937年建成于此地的励士钟塔。
此塔的来历是这样的:1934年11月4日晚上,当时全国考选委员会在考试院明志楼内设宴招待参会代表和新闻记者。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即席提议众人捐钟一口,“存放考(试)院内,上刊总理关于考铨之遗教,用以指挥考(试)院全体人员更用以指挥全国考铨事宜,俾我国行政效率日增进步云云”。
戴季陶的倡议得到全体人员赞同。经考试院牵头、多方集资捐款,1937年6月,考试院东花园内建成了这座钟塔,内置一口大钟。从塔名“励士”二字,人们也不难想象建造者的初衷。
戴季陶像
至于《中央日报》新闻报道中称“该塔高六十余尺”,与现在的和平公园钟楼的实际高度稍有差别,这应该是新闻稿中出现的报道失误。
除了新闻报道,官方的档案和一些历史名人回忆录中,也找得到对“励士钟塔”的记载。
《考试院施政编年录》、《戴季陶(传贤)先生编年传记》、考试院官员陈天锡以其号“迟庄”冠名的《迟庄回忆录》这几种史料中,都或简略,或详细地记载了戴季陶发起建造“励士钟塔”的史实。
南京著名历史学者、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则发现了新的资料。
1941年,汪伪严密控制的《中报》为了纪念创刊一周年,发行特刊《新南京》,其第四页,是六张老照片拼在一起的版面,“和平公园钟楼”位于正中间,其他五幅分别为“国民政府”、“中央政治委员会”、“国民党中央党部”、“行政院”、“中山北路一瞥”,拍摄者名叫“赵天民”。正中的“和平公园钟楼”被标注为“国府前之还都纪念塔”。这则照片的出现,说明了这座钟楼的确在汪伪期间被当做“还都纪念塔”。不过,在浩瀚的民国史料中,将和平公园钟楼称作“还都纪念塔”的史料,目前也只有《新南京》杂志这一种。
1940年3月30日,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那几日在南京出版的、由汪伪势力控制的《中报》、《南京新报》等报刊,皆载有汪伪在“国府大门外东首”的该钟塔旁举行“国民政府还都纪念碑”落成揭幕的报道。
此碑高约2米多、宽约0.8米,揭幕者是褚民谊。由此可见,和平公园钟楼旁边还有过所谓的“还都纪念碑”,但这个汪伪卖国的罪证如今已不存。
如此一来,“和平公园钟楼”的历史脉络就比较清楚了。
此钟楼建于1937年,最初是“考试院”的“励士钟塔”。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这座钟楼在战火中并没有被损坏,而是较完好地保存下来。
1940年,汪精卫在南京将“励士钟塔”略加修缮和修改,改为“还都纪念塔”。
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这座民国建筑又恢复了“励士钟塔”的身份。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队员们
解说励士塔的前世今生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的忠诚队友九乡河水告诉大家:2012年第一期《江苏地方志》。一位周安庆首次发现了这个所谓“还都纪念塔”的错误,并进行了探究,原来该塔原名“励士钟塔”。随后多位学者知道这个情况后,埋头查找资料,并“多次发现”该塔原名“励士钟塔”。虽然都很努力,但却不能改变首先发现者为周安庆老师的事实。为了不使这个史实被误读,特此说明。
队友zengzhaohua328也陈述:上月末,在南图偶遇首位发声纠错的周先生,我俩竟在书架旁不知不觉聊了一个小时。周先生是在查阅民国中央日报时,无意之中看到了励士钟塔的真实信息,于是就有了正名呼声。为周先生的执着精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