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今日来做“辛亥志士后裔口述史”的必要性
在本次专案中,“首义第一枪”熊秉坤之孙熊永铸先生参与了本次专案合作联盟中辛亥革命博物院的采访,他告诉访者:“这个活动实际上是在抢救挖掘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辛亥后裔都比较大了,二代几乎没有了,剩下三代到第四代不太理会这个事情,讲不清楚,也不愿意讲,他们的世界观、历史观跟我们都不一样。博物院要抓紧和辛亥后裔取得联系,努力把口述史的工作向前推进。”(《共和先声——辛亥志士熊秉坤之孙熊永铸先生口述史》,“辛亥志士后裔口述史”专案合作联盟编:《辛亥志士后裔口述史》资料本,2023年9月,第159页。)
抢救辛亥先贤及其后裔的口述史料,既是时不我待的紧迫工作,亦是对以往口述史工作遗憾的弥补。口述史学界流传着关于唐德刚先生打算对参与过辛亥的先贤钮永建进行口述历史访谈结果未成一事,这件事一直以来也都是钮永建后裔的一大遗憾。
大会决议以孙中山先生曾嘉许武昌为全国成功之首义,定会名为“辛亥首义同志会”,并选出第一届理监事,由居正先生当选为理事长。参与武昌首义的向海潜之子向榕铮先生曾在2007 年到2013年担任过“辛亥武昌首义同志会”第十六及第十七届理事长,任满聘为荣誉理事长。其回顾当年首义同志到台湾后复会的经过:“1951年(民国40年)以后,部分首义同志陆续到了台湾,每年双十国庆前夕,均在台北善导寺聚餐联谊;1958年(民国47年),经李赐生同志哲嗣李志新先生,依据会员向海潜同志带出之会员名册访查结果,同志中来台且健在者十有六人而已,并均属鄂籍,于是志新先生乃依会员介绍、书刊记载、报纸报导等资料,进行在台首义同志之查访工作,并特注意非鄂籍之同志,历时五年之久,计得首义同志35位,连前16位一并造具名册,呈请张知本、万耀煌、李基鸿、王世杰诸元老审阅认可,遂于52年双十国庆节,由张知本、万耀煌两先生具名邀集在台诸同志于台北市善导寺聚餐,均感有在台复会之必要,经数度协商,卒于1965(民国54)年4月30日在台北市召开正式筹备会议,议决复会后将后裔联励会合并为一体,并改名为‘辛亥武昌首义同志会’,推定张知本、万耀煌、贺国光、王世杰、邵百昌、马超俊、赵恒惖、张承槱、尹呈辅、向海潜、孙继权、龚浩、李基鸿、王焕、石凤翔、朱怀冰、李品仙、祝绍周、安怀音诸先生为筹备委员,并选举张知本、万耀煌两先生分任正、副主任委员,万克哉先生为总干事,王康、董大威、李志新、孔宪善为干事。随即由元老刘德贵率同孔宪善、吴自伟持发起联署书,一一拜访诸元老签署,并办理立案事宜。”
诸元老为了使首义会能永远的传承下去,准许后裔也可以申请入会。元老逐渐凋零后,首义会的理事长就开始由后裔接任。现任理事长周永璋先生已是第三代的后裔。
2011年10月18日,“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祈福超荐法会”在南京灵谷寺举行启建盛典。120名来自海峡两岸的清净僧如仪作持,2000多名信众参与了当日的盛典。
台湾和武汉、京沪及广州的后裔往来密切,曾多次组团前往大陆各地参访。也曾接待过多次大陆的后裔来台访问。两岸后裔虽大多是第一次见面,但因为同为辛亥后裔,心无间隔,有如久别亲人之重逢。
辛亥志士周占奎之孙、台湾辛亥武昌首义同志会理事长周永璋先生就“辛亥志士后裔口述史”专案接受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陈立文教授(右一)团队访问时情景。
台湾辛亥武昌首义同志会与阳明山中国文化大学进行艺文活动交流会议。
(二)中国同盟会广州后裔联谊会
2023年3月29日,广州市各界举行纪念广州黄花岗起义72烈士殉难112周年公祭,中国同盟会广州后裔联谊会参与纪念活动合影。
11月4日,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道辛亥革命纪念馆贵宾室,中国同盟会广州后裔联谊会会长、辛亥英烈张民达外孙郑挺生接受访问。
(三)中华辛亥文化基金会
2019年3月16日,中华辛亥文化基金会辛亥后裔代表团携手网易历史频道及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共同发起“重走孙中山奉安大典博爱之路”,图为团队出发前在中山码头合影,团队一路行至中山陵博爱坊。
中华辛亥文化基金会成员于2019年春节团拜会合影。
2019年3月2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杨天石研究室,中华南社学坛常务主席兼总秘书长张夷向杨天石请教纪念南社成立110周年国际学术大会事。
陈去病外孙、中华南社学坛主席张夷先生接受南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韦晓东老师团队采访时情景。
(五)澳门辛亥·黄埔协进会
2023年度(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民族心、中华情”青少年征文演讲比赛大合影
(六)水晶晶南浔·“象牛”后裔上海联谊会
(七)陕西辛亥革命后裔联谊会
2021年,陕西辛亥后裔联谊会庆祝辛亥革命110周年座谈会合影。
(八)南京辛亥粥会
粥会创始与辛亥革命几为同脉。1907年,李石曾、张静江等辛亥元老于北京发起《世界社》,吴稚晖拟定社章,有扶道人孙中山、蔡元培等新派人物居于首列,率先导入“世界文化观”。迨至1924年,几是同一批人在沪上梅白格路丁家喫粥,并助成丁福保编印《说文解字诂林》;吴稚晖、丁福保等文人雅士,始创粥集文会于上海《诂林精舍》,中西合璧、新旧交融,成就了“稀饭共和圈”的理想境界。1958年冬至,吴稚晖的门生狄膺在台湾倡复粥会雅集,深得辛亥元老于右任支持,招朋引伴加入,带动“台北粥会”而管领骚坛。现今之粥会,由中华粥会会长陆炳文等有志者一同发起,已筹备建成世界性粥友联谊组织。2022年6月18日,南京辛亥粥会成立,番号为全球五大洲序列第203号文人雅集。
辛亥革命纪念活动中,中华粥会会长陆炳文与邓玉麟孙邓中哲(右一)、邓中宪(左一)等辛亥后裔合影
辛亥革命纪念活动中,中华粥会会长陆炳文与辛亥志士熊秉坤子熊辉(右一)等合影。
我们看到,各地辛亥后裔团队所集结者,为晚清民国时期为推动中国民主共和进程做出贡献的辛亥先贤们的后裔,以及理解辛亥理念、深爱中华文化、愿为民族进步与世界和平贡献力量之士。因为有同样的历史传承、对辛亥的同样情感,而在“辛亥志士后裔口述史”专案中凝结到了一起。
2022年7月13日晚,《辛亥革命志士后裔口述史》项目筹备会在线举行,此次会议主会场设在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来自南京、上海、湖北、广东、北京、台湾、日本等地的专家学者参会。会议由南京大学民国史专家张宪文教授主持。会议的顺利进行鼓舞人心。由于辛亥理念本身所具有的向心力,在尊重目前两岸不同制度的前提下,两岸愿意同时推动项目起步,进展默契、可喜。
2022年10月22日,项目组代表蓝薇薇在日本访问了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的好友宫崎滔天的曾孙宫崎黄石先生,并邀请黄石先生加入访谈项目。
2023年9月,佟立容女士不畏八旬高龄,从日本飞至澳门参加“口述历史与辛亥革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感言。(图为佟女士发言情景)
之后不久,在孙文神户纪念馆主任研究员蒋海波的邀请下,居住日本神户的山东辛亥将军陈干的外孙女佟立容女士,也进入了此专案。并由蒋海波与蓝薇薇共同完成《八千里路云和月——陈干外孙女佟立容口述史》。
2022年11月19日,邓玉麟孙邓中哲先生接受《辛亥志士后裔口述史》项目组采访时留影。 南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拍摄。
2022年11月19日,邓中宪接受《辛亥志士后裔口述史》项目组采访时留影。 南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拍摄。
略举以上,我们已可读到,辛亥后裔“十年饮冰、不凉热血”的关怀源于他们对“忘怀己身、奔赴大海”的先辈的挚爱,是来自血脉、亦来自历史的传承。
(二)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来自学界的关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口述历史专业委员会会长夏春涛(右)主持研讨会第一节研讨《口述史学与辛亥革命研究的现状、交汇及意义》。江苏历史学会会长周新国(左)的发言题目为《抢救辛亥口述资料,推动辛亥革命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口述历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左玉河的发言题目为《加强辛亥革命相关口述史的研究》。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吴志良认为,身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辛亥革命所彰显的理念和价值观依然具有相当重要的启发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加强保存和维护辛亥革命历史记忆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术研究的需要,更要通过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重现辛亥革命的恢宏历史场景,让后世领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及当中牺牲的仁人志士种种动人的事迹,从中感悟这段历史在中国近现代化历史过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所呈现的宝贵精神力量。这也是辛亥革命研究所应该弘扬的。(吴志良在“2023革故鼎新,继往开来:口述历史与辛亥革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口述史学既有学理的根基,又有直面当下的关怀,体现出史学与大众的关联。以上学理,完全吻合“辛亥志士后裔口述史”专案的内在追求。
人类发展史不是线性的,而是多样性的。拿革命与改革来说,两者旨在分别解决民族复兴不同阶段的问题。革命方式可以解决改革过程中的一般问题么?同时,我们也不能要求国民普遍地去承受革命时期的巨大痛苦。
而当年,专制帝国的新政改革为何未能奏功?有学者论,改革涉及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兼顾各方,惠及多数,须通盘协调,循序渐进。如将改革作为集权和剥夺的手段,其改革举措势必表现出躁进或迟缓,多数人未得其利,先受其害,无论改革的动机多么纯正,方向多么正确,必以失败告终。确定失败的形式,往往就是革命。
辛亥革命博物院是湖北省、武汉市为进一步整合辛亥首义文化资源、打造辛亥首义文化品牌,于2022年3月在原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基础上组建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分南、北两区,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2万平方米。该院共有文物藏品3.5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12件/套,含20件/套一级文物。现有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共5个:“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红楼鸟瞰·名人留踪”“湖北谘议局史迹陈列”。同时每年举办临时展览10个左右,举办各类社教活动100场次以上,举办学术讲座10场左右,连续20余年编辑出版学术内刊《辛亥革命研究动态》;先后出版《武昌起义档案资料汇编》《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报刊资料选编》等专著30余部,并举办了“辛亥革命青年学者论坛”“纪念辛亥革命10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第33届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会议”等全国性学术会议。该院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4A级旅游景区。
辛亥革命纪念馆成立于2011年10月,是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建的专题纪念馆,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2020年12月起受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委托管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的各项工作。馆内基本陈列有《开辟共和新纪元——辛亥革命主题展》和《辛亥革命时期广东名人展》,展览全方位呈现辛亥革命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此外,馆内开展“辛亥学堂”等教育活动,每年不定期推出各具特色的临时展览。在学术研究方面,公开出版《辛亥革命时期广东名人传略》、《辛亥革命纪念馆藏品研究文集》及《永恒的师生情——康有为 梁启超文物展图录》等著作。目前,辛亥革命纪念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广州市优秀党员教育基地、广东省和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辛亥革命纪念馆交流点)、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基地、国家级AAA旅游景区。
2023年4月4日,在口述访谈结束后,湖北辛亥志士李翊东之女李若男向辛亥革命博物院无偿捐赠了其父亲的四件遗物,包括李翊东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证书、解放前后用过的记录本及其收藏的民国时期百科小丛书。(《辛亥志士李翊东之女李若男向辛亥革命博物院捐赠革命遗物》,辛亥革命博物院公众号,2023年3月16日。
2023年8月21日,孙中山纪念馆举办第三期“中山思享荟”特邀张静江曾侄孙张文嘉(中)、玄侄孙张谟骏(左)与张静江的研究者、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谭备战(右)到宁,以访谈的形式,讲述了张静江与孙中山的故事,以及张静江与中山陵的密切关系。(《辛亥名人后裔与历史学者的对话——第三期“中山思享荟”隆重举行》,孙中山纪念馆公众号,2023年8月23日。)2023年11月26日,第四期中山思享荟特邀蓝天蔚曾外孙女蓝薇薇、玄外孙女黎婴仁,与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张宪文,以讲座的形式,讲述了辛亥儒将蓝天蔚一生的史迹,及对辛亥革命的认识。(《辛亥儒将蓝天蔚的道路选择与爱国情怀——第四期‘中山思享荟’隆重举行》,孙中山纪念馆公众号,2023年11月27日)
|作者蓝薇薇,“辛亥志士后裔口述史”项目发起人。著有《蓝天蔚年谱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