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一声霹雳,全国震惊――略论辛亥江苏光复(3)

辛亥革命网 2021-06-21 10:21 来源:《辛亥革命时期江苏社会研究》 作者:周新国 查看:

轰轰烈烈的江苏光复,最后是以历史的悲剧而告结束的。然而,历史发展的潮流却证明:江苏的光复是一次值得纪念的伟大斗争。

  据统计,这一时期爆发的主要农民起义有:苏、常、锡交界的“千人会起义”[ 祁龙威:《千人会起义调查记》,《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02页。],钟书正领导的“杨湘泾农民抗租风潮”[ 郭履冰:《昆山杨湘泾的抗租风潮》,《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33页。],淮安府小徐庄徐建春“揭竿攻城”,运西大王寨“小刀”、“大刀”、“花篮”等会的起事[ 汪纯清:《淮安光复前后》,《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345-346页。],海州新安镇农民三千人起义,白皂沟李七起义,大伊山任鹭洲等人举兵响应“起义”[ 黄荔岭:《回忆海州光复》,《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371页。],赣榆“王西斗起事”[ 王佐良等撰修:《赣榆县续志》,民国十三年铅印本。]等等。

  江苏的工人阶级此时力量弱小,他们还只是追随资产阶级的后面,参加了这场斗争。其中江阴“印刷工人……印成巨幅告示……运往城区和乡镇,在各街道茶馆实贴”,“另一部分写传单,用钢笔写蜡纸油印……分投各居民户门口,告以明晨江阴光复”[ 章砚春:《江阴光复记》,《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80页。]等等。

  士兵的哗变,在各地光复中起过一定作用,其中有:扬州兵变、清江兵变以及海州兵变等,但他们没有明确纲领,而且破坏性很大。

  囚犯的越狱,更是这一时期屡见不鲜的事。

  一些帮会和其他社会动荡分子,他们本身对革命认识模糊,有的成为革命的力量,有的则成为反动势力的工具。其中,光复扬州时的徐宝山等人便是例子。

  城市贫民和一些手工业者也参加了光复斗争,并试图建立过政权,他们的代表是:扬州孙天生起义以及存在三天的政权。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江苏光复中做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他们的成员分布大江南北,主要来自两条系统:(1)上海中部同盟会机关,他们人数较多,其中如李竟成、林述庆、柏文蔚、张梓、何健、秦毓鎏、周实等。(2)武汉军政府派遣,如江宁的苏良斌等人。此外尚有一些曾在国外加入同盟会的归国留学生,潜伏各地,如昆山张栋等。他们深入新军防营、会党、市民和其他阶层人民中,为江苏光复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中的一些激进分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封建秩序及其卫道者。他们与其他各阶层人民的斗争,相互呼应,汇成了一股巨大的革命洪流,冲垮了清王朝在江苏的统治。

  真正捷足先登的是立宪党人和部分旧官僚,他们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丰富的从政经验和广泛的社会联系,他们利用人民的斗争,在一些地区实行光复,窃夺了革命果实。与此同时,他们团结了各种势力,将农民起义和其他人民斗争淹没在血泊之中,甚至连革命党人的某些过激行为也视为非法,进行了镇压。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几乎也无一例外地对农民起义等人民斗争进行了镇压,如无锡秦毓鎏为首的军政分府,镇压“千人会”起义等就是例子。即使在革命党人内部,也存在着竞争。松江府光复时,其中光复会和同盟会争夺地盘就是例子。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自己拆去了防护墙,打击了同盟军,在同旧势力的斗争中陷入了孤立。

  2.立宪党人及旧势力对革命党人的排挤、迫害

  人民沉默了。立宪党人及整个旧势力,对刚获光复胜利便已孤立的革命党人,采取了分化、排挤和镇压的手法,最后窃取了革命之果。

  他们首先企图使革命党人就范,从而使革命带上他们所规定的色彩。苏州光复后,程德全曾在一些部门安排了党人,以示笼络,其中如党人“蒯际唐任筹饷局主任,柳伯英参与其事”等[ 胡觉民:《关于“洗程会”》,转引自《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27页。]。

  而当这些党人不肯就范时,旧势力就对他们排挤。曾在昆山光复中做过贡献的革命党人因为受地方旧势力的排挤,“只得撤销昆山军政分府,相偕出外投军……”[ 周梅初:《昆山光复记》,转引自《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32页。]即参加北伐先锋团。常熟庞树柏,被地方反动势力“数百人,手柱香,焰熊熊,佯请命,蜂拥灸君,头额焦烂……幸得脱,君返沪”[《庞檗子遗集·庞檗子传》,转引自《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43页。]。

  最为严重的是淮安等地的斗争。淮安周实是南社成员,受上海同盟会机关派遣,与阮式等发起淮安光复,“当场把绅士们轰走”,并宣布知县姚荣泽为“满廷伪官”[ 丁观澜:《回忆周、阮二烈士》,转引自《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362页。]。遭到反动势力仇视,不几天,周实便被知县姚荣泽与豪绅们策划“以七丸毙命”[《阮烈士遗集“先兄梦桃行述”》,转引自《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359页。],阮式则被惨无人道地“刳腹剖胸,肝肠俱出”[ 周人菊:《周烈士就义始末》,转引自《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355页。]。

  即使是苏州这样的“和平”光复,革命党人也遭迫害,1912年初,程德全以“洗程会”事件,“搜捕蒯氏兄弟”(即蒯际唐、蒯祖同)“被杀在督练公所”,朱葆诚被捕下狱,柳伯英“伏在屋顶三天三夜”,并“强迫解散北伐先锋团”[ 胡觉民:《关于“洗程会”》,转引自《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28页。]。

  类似这种斗争,几乎各地皆有。

  (三)光复的结局

  江苏的光复,一方面是以它的胜利而载人史册的,其中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都于南京,便是它的丰碑所在。

  然而,另一方面,江苏光复却又是以它所孕育的巨大失败而告结束。江苏光复前后的一段时间,各阶级力量相互消长,由于旧势力的镇压和革命党人的自毁长城,人民的力量由强到弱,变小了;立宪党人及所代表的势力的力量则逐渐转强;表现在光复后各地的政权上,则是革命党人的力量小了,而立宪党人的和旧势力的代表则掌握地方实权。

  光复后的各级地方政权,其中绝大多数由立宪党人、绅士和部分开明的旧官僚所掌握。如:

  苏州都督程德全、昆山民政长方还、常熟民政长丁祖荫、靖湖厅民政长宗能述;

  常州武进民政长屠元博、江阴议长吴听胪、民政长刘黻臣;

  太仓民政长洪锡范;

  镇江民政长杨振声;

  扬州民政长李石泉、泰州民政长张淦清、兴化民政长余宜官;

  通州民政长张詧、如皋民政长沙元炳、掘港民政长金圻;海门厅民政长梁孝熊;

  江北民政长杨慕时、清河县民政长邵承灏;

  海州民政长何锋钰、赣榆县民政长王佐良;

  徐州民政长韩志正、沛县民政长赵锡蕃(后由甘桂林任)、邳县民政长左杕周等。

  甚至在革命党人所占据的镇江、南京等地政权实际也落人立宪党人及旧官僚的代表手里。

  镇江都督林述庆、参加江浙沪联军攻入南京,自称“江宁都督”,后因多方面反对,“林被迫为滥称都督事谢罪”,“由苏州请来程德全,选举程为江苏都督”[ [日]片仓芳和:《武昌起义与宋教仁》,日本大学史学会《史丛》第15-16号。],并取消了镇江军政府。镇江军政使党人郑权,因为“镇江各部队、各机关团体不予拥戴”[ 张立瀛:《镇江光复史料》,转引自《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l961年,第271页。],不久便被取消。

  常州军政分府司令何健。“越二月,地方舆论不谓然,乃以赵乐群代之”[ 童斐:《本校十年中之大事述略》《<江苏省立第五中学校杂志》第6期增刊,民国六年铅印。]。

  无锡军政分府秦毓鎏因任临时大总统秘书,“自请取消军政分府,并辞总司令之职”[ 秦毓鎏:《自书履历》稿本,藏江苏省博物馆。]。

  这种各阶级力量的相互消长及政权逐步落人立宪党人以及旧官僚的代表手里的趋势,已经预示了江苏光复的各派力量的消长。只是由于此时,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坚决斗争,革命派势力在临时政府中还占一定优势,他们在一些方面和立宪党人及其势力有时还保存着某种同盟关系,因而还保持了江苏光复的邵分成果。

  到了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之后,相当多的立宪派及其旧官僚便都麇集在他的旗F,这样江苏的光复的成果便最后完结了。

  (四)对江苏光复的评价

  辛亥年间的江苏光复,是一场蕴藏了极大意义的很不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结束了清王朝在江苏地区的统治,官对于支持浙江、上海的独立,对于支援武汉及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都有极大的意义。

  江苏各地的光复,对江苏人民来说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启蒙教育,它对于增强江苏人民的民主观念,对于清除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垃圾有一定促进作用。

  江苏的光复,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势力。各地政权还不同程度地颁布了一些进步措施,这些对社会的前进,对于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都有一定进步意义。

  江苏的光复是江苏人民长期反对封建势力斗争的结果,它是在浙江、上海、武汉以及全国人民支持下取得的。以同盟会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光复中起了领导和先锋的作用,广大农民、工人、知识分子以及一切反对清王朝的社会势力都为江苏光复作出过贡献,立宪党人和部分旧官僚在江苏光复中扮演了两面角色,在人民革命的洪流面前,他们被迫站到了人民一边,这对清王朝的彻底崩溃有一定作用;但这批人进入革命阵营后,又起了极大的破坏作用。

  江苏的光复形式是武装与和平并存,其中尤以江浙沪联军武装光复南京而彪炳史册,光复的江苏各地政权主要是地主资产阶级联合政权。

  列宁曾经指出:“没有非常复杂的环境,那么也就没有革命。”[ 列宁:《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323页。]江苏光复中激烈、复杂的斗争,完全证明了列宁的论断。认真分析、研究江苏光复的这种复杂环境和激烈斗争,对于我们分析、研究辛亥革命,对于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史以及整个民主革命过程都有一定的意义。

  江苏光复毕竟是一次很不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没有彻底扫除封建势力,没有反对帝国主义,没有镇压反革命,没有实行平分土地的主张等,以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斗争中没有建立统一的组织,内部比较涣散等等,都是它失败的原因。而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在于,它不是失败在它的正面敌人——清王朝手里,而是由在革命阵营内部的立宪党人及旧官僚的代表摘取了革命果实。

  列宁曾经指出:“如果评价一位革命家,只看到他遭到的牺牲在表面上是无益的,往往是无结果的,而不顾他的活动内容,以及他的活动同以前和以后的革命家的联系,如果这样来评价他的活动的意义,那么这不是闭塞无知的愚昧透顶,就是有意暗中维护反动派的利益,为压迫剥削和阶级压迫做辩护。”[ 列宁:《关于用自由平等口号欺骗人民》,《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823页。]

  轰轰烈烈的江苏光复,最后是以历史的悲剧而告结束的。然而,历史发展的潮流却证明:江苏的光复是一次值得纪念的伟大斗争。

  曾经在江苏光复中流血牺牲的英烈们永垂不朽!

  (周新国 撰写)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