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蓝文蔚:在鄂西反对北洋军的回忆

辛亥革命网 2019-03-27 19:33 来源:《湖北文史集粹 政治 军事卷》 作者:蓝文蔚 查看:

鄂西战事
 

位于南京的蓝文蔚公馆
 
  蓝文蔚(1890—1967),蓝天蔚胞弟。名春霖,字汉凌,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参加1911年阳夏之役,任战时总司令部督战参谋。又随黄兴离汉赴上海,参加陈其美的沪军,任北伐敢死队长。历任连、营、团、旅、师长、陇海铁路货捐局局长、湖北省水利局局长、烟土局局长、国民政府参议等职。此鄂西战役中曾任鄂军先遣司令。

  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受制于北洋,黎实不甘心,1917年乃派人赴湖北策动首义时鄂军残留的石星川师、黎天才师起义反对北洋,时石师驻荆沙,黎师驻襄郧地区。文蔚当时在北京参谋部任职,久静思动,得知策动鄂军起义事,乃于1918年1月间由北京秘密来到沙市,先往谒石星川师长,石欲留我充该师军事参谋,我没有就职,适其时在袁世凯时期任北京军警督察处长的王天纵因不见容于段祺瑞派,离开北京来到沙市。

  王原系河南淅川一带的地方势力,有旧部数千人流散在淅川境内,图谋乘荆襄起义的机会再起。与我在沙市相遇后,王告以欲回淅川收集残部的意图,我极表赞同,并愿代为向石星川、黎天才方面联络。

  我与石星川商讨,都认为如果王能将旧部收集起来,在反对北洋军的斗争中可起相当作用,于是决定由我与王天纵由沙市去襄阳往见黎天才,黎对王天纵的计划极表赞同,并愿对王予以帮助:主张由我担任王天纵的顾问,以便联系。时黎天才、石星川已发起有名的荆襄起义,接管地方政权,当时均县(州)知事原系北洋军所派,闻风潜逃。黎天才即委我为均州知事,指定从均州地盘供王天纵收容部队,因均州与浙川隔汉江相邻接,便于王收集的部队集中。

  1918年2月,我与王天纵到达均州,因知事出走,地方无人主持,正呈混乱现象,监牢内所押犯人欲乘机冲出,我立即亲往制止,告之起义大势,许以凡参加革命者有立功机会,有冤枉者均加以重新处理,同时对流落地方的散兵游勇加以收容,于是地方秩序得以安定。

  王天纵即在均州挂起豫军总司令的旗帜,王自称总司令,以蒋正源为参谋长,不久就把散在淅川境内的旧部三千余人收集起来了。这一支队伍基本上是土匪部队,只有少数步枪,其余多半是土枪刀矛之类,也谈不上军纪。我建议王天纵应坚决加以整训,王虽然也作了些安排,但时机紧迫,未及严格训练。

  黎天才打出起义通电后,马上遭到北洋军攻击,黎部下旅长张联隆原系北洋派人物。起义的事当然没有让张事先与闻,黎对张也疏于防范,于是张不服从黎的命令,秘密勾结北洋军,黎军布置未就,北军即至,张旅又叛黎,黎部本来战斗力不强,因此无法抵抗北洋军,黎不得已率部败退南漳,以后又经保康退往四川夔府。北洋军继续向襄郧所属各县发展,王天纵所部不敢应战,又无法与黎天才部会合,乃取道郧阳、竹山向四川撤退。

  1918年3月,我同王天纵等退到竹山,共同商讨决定通过定巴山脉走夔府与黎天才部会合。由于当时情况不明,沿途地势佥恶,如果得不到当地驻军同意就无法通过大巴山脉,于是由我与张达诚为王天纵部代表,先行办理交涉。在起义前得知川东驻军系靖国联军,中上级官官多系保定学生,我可与他们拉同志、同学关系。我乘滑杆先行到达大巴山的一个关卡下面,先向守卡筝队交涉,允许我只身前往联络。

  我到达关上后会见当地(巫奚)县长,晤谈之后得知他是保定同学,我乃告以借道之事,他宴表欢迎。由他那里得知川东地区驻军有石青阳、颜德基、卢师帝、黄复生等部,均是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力量。巫夔地区驻孽系颜德基部王维周团;夔府县长由王兼任。王天纵得以安全通重大巴山脉,并得到沿途供应,尚能维持军纪,到达夔府后,王耶即正式与黎天才部会合,共同扼守巫山到巴东河道,与据宜昌的北洋军遥相对峙,依靠对过往船只征收捐税以维持部队给养。我觉得此时留在王部已无前途,应该自己另找出路。

  先是石星川师在荆沙起义后,派其得力团长胡廷佐向宜昌北军进攻,不幸胡廷佐阵亡,石部溃败,石星川见势不可为,丢掉部队隐居故乡,其部队由唐克明继续率领,退出沙市经公安、澧县、龙山到来风,进占施南。名义上还是鄂军第一军总司令,黎天才则为鄂军第二军总司令。

  1918年4月,我得知唐继尧以滇、川、黔靖国联军总司令身份来到重庆,我乃赶往重庆求见,我到达重庆时唐已离开,我乃往见靖国军援鄂第一路总司令兼川乐道尹黄复生,我问黄说:“夔、巫及施南七属是川东门户,现鄂、豫军新败之后,元气损伤,无力固守,北洋军如一旦消灭鄂豫军,占有川东门户,则川东甚危。你部称援鄂军,此时如坐视鄂豫军被北军各个击破而不救、将何以自解。如果你军出师图鄂,文蔚愿为前驱,且闻鄂、豫军为了自存有将投北军之议,望速为决策。”黄复生认为我说得很对,适其时黄在万县一带招抚了土匪2 000多人,感到无法安置,于是乃以援鄂名义,委其副官长方化南为靖国联军援鄂第一路第一纵队司令,拨基本部队一个连,将所招土匪编为二个团,在万县集中准备援鄂,黄即委我为方化南的参谋长。我与方由重庆到万县,把部队稍加整训即渡长江到利川县属龙驹寨,黄复生指示方化南推进到南屏至利川县城后就不再东进,此是1918年7月间事。

  这时唐克明部正受到北军进遁,得知川军来援甚喜,希望马上开到第一线去,我当时认为,援鄂就应到第一线去,否则又会被各个击破,坚决主张向第一线推进。经一再电请,黄复生、卢师谛指示由我组织一个方化南纵秋的前敌指挥部,率两个团及一个独立连的兵力参加鄂西第一线的战斗。这时我是靖国联军援鄂第一路第一纵队参谋长兼前敌指挥官,我把部队加以组织后,迅速向恩施前进。当时施南七县情况非常复杂,唐克明部居恩施、建始、宣恩三县,蔡济民部据利川县,吴醒汉部驻来凤、咸丰、鹤峰,名义上统归唐克明节制;但仍各自为政,争权夺利。唐克明既喜我军援助作战,又怕我们要他的供应,我首先表示态度说:“我只管打仗,不管地方事宜,我军军费由川东道供给,不要地方负担。”才使唐放心。

  为了统一指挥作战,我与唐克明等会商决定将唐克明所部鄂军前敌指挥柏文蔚改为川鄂联军前敌总指挥,设总指挥部于雀坝。鄂军担任正面对北军作战,我担任左翼作战任务,时北军于学忠团已攻下建始县城,我达恩施之第二日即亲率一个独立连,一个步兵营向建始挺进,抗击于军。于军风闻川军大举援鄂,不知究竟有多少,前卫与我接头后,见我军勇于冲锋,于军便迅速放弃建始县城北逃,我乘胜追击,一直追了50余里,到建始属的三里坝才停下来。我就把指挥所设在三里坝,待后继部队到达后又向于军袭击,于军不敢恋战退守高店子之线原阵地,从此双方形成对峙局面,这一局面从1917年秋一直到1919年都没有改变。在对峙期间,我军经常派小股部队袭击于军阵地,于军亦常向我进攻,但只要我们的三五人守一个山头,于军就无法攻下,当时群众痛恨北军,见我军得胜,对我军寄予很大希望,我也积极整军经武欲有所为,不地方苛索,于是群众编出歌词:“欲得北兵退,除非南南北(蓝柏)两文蔚”。

  1918年在利川城出现蔡济民被枪杀事,蔡系辛亥革命有名人物,当时传说蔡被我谋害,其实我不曾预闻其事。后来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当时方化南的司令部一直驻在利川城,方军一个营也驻在城内,我到前线去后,名义上仍兼方的参谋长;实则参谋长职务由吴清熙代理。利川本系蔡济民的地盘,蔡的兵力约千余人,依靠利川税收养活。方军来后;在抽鸦片烟税及其他问题上与蔡鄣磨擦。方化南本人在利川住的时候很少,许多事情都是由吴清熙及方的副官长陈卓州处理。当时滇军田述伍旅的一个营流散在万县境内,蔡济民为扩大实力,委这部分滇军首领田某为营长,将其招来驻在利川城内,不到一个月田某即哗变拖到利川城外。

  田某系云南人,吴清熙也是云南人,便利用云南同乡关系又将田部招抚,蔡当时同意田部受方招抚,但要求田部以后不得开进利川县城,以免发生冲突,吴清熙亦同意蔡的规定。但后来田部在作战中有些伤兵需送利川城内就医,遭蔡部阻止,田部竟乘蔡部未及防范,冲进利川城,蔡闻变,逃到城内学堂,躲在天花板上。田部捕获了蔡之勤务兵,得知蔡躲藏地点,便将蔡抓住捆送方的司令部,方的司令部门口,吴清熙就下令杀蔡,陈卓州闻讯急忙抱住蔡,欲加拦阻,但士兵已发枪射击,陈卓州衣服被洞穿,蔡当即毙命。我在建始得悉蔡遇害后,电方化南询问,但事已至此,只好厚为安葬。外间传说蔡被方的参谋长所杀,而我又居参谋长名义,故有些误会。经过这一事故,方化南便将指挥部迁往郧阳,以免再发生纠纷,我率领的两个团就直接受重庆指挥了。

  1919年春,黎天才部想插足郧阳,与方化南部发生冲突,方化南失败,蔡部进驻郧阳,郧阳也受到很大损失,方化南(系郧阳人)感到很惭愧竟自杀,临死前说自己既对不起兵又对不起民。方化南死后,方部又被改编,方之司令部也撤销,我的参谋长名义没了,但我所率部队则仍称靖国军援鄂一路第一纵队前敌指挥部。

  1919年夏天,四川形势起了变化,川东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力量(简称民军)以吕超为总司令,向川西熊克武部进攻(熊部简称川军),滇军顾昌珍、赵又兴、黔军王天培、袁祖铭部均协同吕超作战。因我率领的两团人在鄂西作战二年多,战斗力较强,昌超便调我率部参加向川西的作战,命我归师长杨春芳指挥,杨春芳命我部为其前锋。我率部离开鄂西前线时,唐克明曾坚留,因唐当时内困于神兵,外受北洋军威胁,我部调走后,局面将更无法维持。

  1919年6月,我率部经万县,顺庆前进,沿途未发生大战斗,很顺利的到达太和镇。当时我们正拟在太和镇加以整顿再向成都前进,突然得悉叛离滇军依附熊克武、赵又兴部参谋长兼卫队团长杨森,企图乘我在太和镇立足未稳之际,率所部3000余人偷袭我军,我乃将部队向东撤退30里,并将情况告知杨春芳师长,杨森在太和镇扑了空后,杨春芳便布署了对杨森部的包围,杨森败退,我乃占领太和镇后向成都方向追击。

  经过几次战斗,熊克武部放弃成都,除邓锡侯的一个旅向民军投诚仍驻成都外,熊克武、邓锡侯、杨森均退到通南巴地区。民军占领成都后认为大事已成,不再向通南巴进攻,对邓锡侯部投诚的一个旅也不加以防范,对滇军则加以歧视,借口成都人民怕滇军抢劫,不许滇军进驻成都城内,引起了滇军的不满。熊克武与陕西督军陈树藩勾结,得到陈的军械弹粮济后,不到一个月就大举向成都反攻。当时成都是民军守城内,滇军守外围,我率部驻守成都北较场,由邓锡侯部投诚的一旅也担任守城。

  熊克武部进攻成都,守外围的滇军作壁上观,原邓锡侯部投诚的一旅人又投向熊克武,里应外合,吕超部不支退出成都,杨森这次最卖力,抬着棺材作战,川军进入成都后,民军与滇军又将成都包围,川军又处于防守地位。然而川军的何光烈的一团偷袭简阻,当时滇军总司令顾昌珍驻简阳,急调围成都的滇军一旅解简阳之危,因此其围成都兵力减弱,军心也为之动摇,川军乘势出去,滇军及吕超部队都败退,滇军退龙泉驿,吕超部也向重庆东退,我率部随滇军退简阳,接着又退到泸州,川军杨森部紧跟着我追。

  时泸州驻有滇军军长赵又兴,赵在城楼的望远镜观战,中流弹毙命,顾昌珍见赵阵亡,乃收集其残部与川军言和,白此顾便回军到云南驱逐唐继尧,吕超的民军从此势孤,被逼向川东败退,原黔军已进到重庆,见民军失败,黔军也就不战而逃川南,接着也与川军妥协,黔军回师贵阳赶走刘显世夺取贵州政权,川军继续向川东进攻,吕超无法维持乃走上海,石青阳、卢师谛、黄复生、顾德基等也相率去上海,川东民军纷纷向川军投降。熊克武的师长余际唐负责改编卢师谛的军队,以杨春芳为师长编为一个师,我这时尚有2000多人,由泸州乘船退到忠州,被收编为杨春芳师的一个团,我为团长,指定我驻忠州,接着又调我到石柱,粮饷均出自石柱地方人民。我到石柱后又把我原留在施南的一营人调到石柱,极力整顿部队,图谋乘机再干一番。

  唐克明部所踞施南七县,素极贫苦,唐部虽不能作战,但人数还有上万,军费非常艰难,官兵纪律又很坏,因与北洋军对峙,战事经常发生,弄得鄂西人民不堪其苦。这时宣恩县劣绅周之翰充王占元之省议员,王利用他组织宣思地区团总和土匪等以念咒邪术迷惑群众,称为神兵,破坏鄂西靖国军。神兵以度国土为首,反对唐克明,王占元暗中对度予以军械军费接济,弄得唐克明到处挨打,唐克明被迫不得不自动离开部队到上海,其部队便推吴醒汉为首,但吴无法维持那内外受逼的局面。

  适其时堂兄蓝天蔚由广东七总裁委为川、陕、鄂宣慰使来到万县,吴醒汉乃电劝蓝天蔚去恩施统率鄂西部队,黎天才也表示愿受蓝的统率,此时王天纵已故,王部豫军已与黎天才合并,这时黎也遭到北洋军及川军的夹击无法生存,蓝天蔚乃去恩施就鄂军第一路总司令职,这时恩施已被神兵占领,蓝天蔚先图与神兵合作抗击北洋军不成;感到在鄂西困守毫无出路,乃招集黎天才残部来建始,会同原唐克明部全力北伐,向北洋军进攻,但唐、黎的军队战斗力很差,械弹均缺,在高应子发起进攻后被北洋军击败,乃退守利川北洋军跟踪追击,沿途又遭到神兵袭击,部队相继逃散,蓝感到在鄂西已无法立足,乃欲由利川经建始的大阳河向夔府退却。当时驻守夔府的系川军张冲旅刘伯承团,蓝天蔚已得到张冲的允许去夔府,但蓝天蔚所带的部队一路溃逃,到达夔府境内就全部星散。蓝天蔚此时与我尚无联系,乃只身往投川军,结果死于重庆。    



  吴醒汉(1883—1938),武汉黄陂人。有“首义金刚”之誉。历任湖北军政府军务司副司长、军备司司长、战时司令部作战主任参谋、都督府参谋长兼护军司令、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黎元洪大总统府顾问、孙中山大总统府参军、中国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编纂等职。陆军中将军衔。
 
  1921年湘鄂之役,事先约好湘军北攻武汉,川军同时东下宜昌、沙市。川军由刘湘拨出四个旅及一个混成团由潘正道指挥,号称鄂西总司令。其参谋长为潘怡如,秘书长为董用威,旅长为唐式遵、李日生、许尧卿等及另一人,混成团长为肖芩生。

  我当时驻军石柱县,得知唐生智等部向汀泗桥进攻的消息,认为有机可乘,乃自动率部偷袭利川县城,时利川只有少数北军,县长宋某系山东人,我冲人其衙门时,宋尚在抽鸦片烟。我占领利川后,马上向恩施进击,北洋军以为川军大至,闻风退逃,我遂占领恩施。潘正道闻我已克恩施,便立即与我联系,潘与我同系黄陂人,有旧交,我即电潘欢迎其来恩施。

  这时蒋作宾任孙中山先生的幕僚长,请示孙先生后委我为鄂军先遣司令,派陈铁文来恩施送委令给我,潘正道到达恩施后决定我部协同潘正道部向宜昌进攻。此时湘军正猛打汀泗桥,北军以吴佩孚部为主力,赵恒惕来电催潘正道速进,但刘湘另有企图,认为如果湘军攻至武汉附近则川军可不战而收宜昌沙市,乃令潘正道军延迟其行,待潘正道和我军到达宜昌外围进攻宜昌时,吴佩孚已将湘军击败回师西援宜昌,我军攻宜昌力战三日未下,吴军援师已到,刘湘见势已不行,即电潘正道撤师回川,川军又与北军妥协,潘正道的鄂西军先遣司令部亦撤销,部队各归还建制,鄂西地方交我留守。

  其时至王占元下台,萧耀南督鄂,萧为我之学生,乃派钟汾舟来恩施,劝我易帜服从北洋军,许以混成旅长名义,将我部所需一旅的军械补齐,并指定施南七县为我的地盘,一切政治、军事、财政由我掌握。我坚决拒绝了,北洋军乃再向恩施进攻,经过几次战斗,我不得已再退到川东夔府。这时夔府系杨森驻地,杨森正准备反对熊克武,我到夔府前,杨森约我共同反对熊克武,以准许我军退夔府并给予补充为条件。



杨森(1884年-1977年),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四川广安人,曾任四川军务督办
 
  我率部到达夔府后,即参加杨森部对熊克武部张冲旅的作战,这一战事以杨森失败而告结束,我被逼退到湖北房县与四川交界的山区。我的残部尚有千人,但驻地人烟稀少,部队无法生活,困守一月,军心惶惶。我见已无能为力,乃丢弃部队化装为勤务兵模样,搭船去上海,去时与部下约好三个月内如能找到孙中山先生得到接济我就返回,否则部队立即向张冲投降。我到上海后未见到孙先生,又去广州会见胡汉民,胡劝我不必返回部队,后得知我的残部由张冲收编遣散。(原载《湖北文史资料》第27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湖北文史集粹  政治  军事卷》(上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09月第1版,第334—342页)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