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南京论坛|丘智贤:83万页国史档案中的蒋中正先生(讲演部分)4

辛亥革命网 2016-11-04 14:01 来源:未知 作者:丘智贤口述,吴文越整理 查看:

回顾蒋中正早年军事生涯的起伏与困顿,其刚介坚韧人格特质对其毕生成就极其重要。


会场一角
 
  廖仲恺复信,杨西巖免职查办,胡汉民归任秘书,都属蒋中正期望建议者;而更要其相信财政改革有望,不被财团把持;廖仲恺并保证「校中财政已妥,兄归便可发表,其他改革,亦俟兄来共同策进。」

  三月十七日,禁烟督办杨西巖免职查办;二十一日, 蒋中正奉派为军校入学试验委员会委员长;二十五日, 蒋中正再致书胡汉民、汪兆铭「兄等如以弟为非出不可,则当为弟代谋一持久之策」;胡汉民覆以「为友则宜劝兄勿行,为党则宜劝兄即行」,「事有可为,尽吾能力之所至,事无可为,奉身而退,即为士人之气节。」

  三月廿七日,蒋中正致书其余筹备委员,之前拟定章程,应皆照常进行,除教授、教练事以外,「其余事诸兄多尽职务,少出主意,免碍进行程序」,可见已决定返校筹备,并希望按照自身所出计划,办理军校校务。

  邓演达致电,谓中山先生允解散财团、刷新党政,共图大业,同志应各负责。

  三月廿八日,蒋中正致电廖仲恺,「弟必来粤,勿念。」三十日,又问「兄言军校月款已妥,是否政府另有指定,其余管理及军需等事,统希留意」,廖仲恺覆以「军校款,弟不问支出,兄亦不问来源,经费不乏,尽可安心办去;惟请即来。」其后,廖仲恺为军校筹款事煞费苦心,因此有「党军师褓」之誉。 


  四月十二日,中山先生制定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二十五条;二十一日,蒋中正回到广州;二十六日,首次入陆军军官学校视事训话。

  五月三日,任为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五月五日,第一期学生入校,编为一、二、三队;五月二十二日,财政厅拨开办费,十八万六千六百元、 经常费,三万元。

  五月八日,首次训勉第一期同学,本校的校训,只要各位同志学生做到「亲爱精诚」 四个字,以亲爱对同学,以精诚对自己的学问、职务,及品性,来磨鍊自己的身心就好了。这段训勉,亦与蒋中正早年的军旅生活相关。

  六月十六日,陆军军官学校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自此,蒋中正的军事生涯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自民国元年开始,蒋中正担负了多样的军事任务,包括指挥、参谋、情报、特种工作等,构成了他对军事各层面的实务理解。

  陈其美牺牲,蒋中正至感伤痛,时以继承遗志自居,在后进革命同志中,独树一帜。与同侪信函中,蒋中正缕缕表述,既基于理想,又不乏实际方略,因此逐步获得其他同志的尊重认可。

  不容忽视者,民国初年的革命军部队,几乎都属临时组成,粮饷两缺,训练不足,军械匮乏,在如此环境下,蒋中正始终希望从头做起,扭转局面,未尝因循度日,同流合污,建校练兵是其理想所在。

  蒋中正不断自我进修提升军事素养,展现能力,屡次担任参谋工作,提出作战方案;至民国七年(1918年),以熟练的砲兵技能,预为规划,一击中的,建立善战之名,逐渐成为同侪心目中重要的军事人才。

  蒋中正出身浙籍,在闽、粤人士甚众的革命阵营中,不愿妥协的个性常起争执,即其友人,亦见批评。蒋中正始终认为革命欲成功,必有一定的步骤,经一定实践时间,方能期于有成,依赖地方与外国势力,并非善策,每有龃龉,便挂冠求去。卅三岁至卅八岁,数年之间,其军事生涯几乎就在反覆的就任与辞职中渡过,而蒋中正仍感自有坚持,心安理得。 


  蒋中正在党内的地位是否重要?当其辞任时,中山先生与重要同志屡屡慰留,请其速来,温言勉劝,可见其已建立了相当声誉,中山先生对蒋中正逐渐熟悉信任,视其为个人军事心腹,尤以陈炯明叛变后,仰仗更力。 


  蒋中正担任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赴苏,显示了在党内的特殊地位,即中山先生个人最重要的军事幕僚,而由苏联洽商人员安排与参观内容言,亦极重视。值得注意者,孙、蒋二人均希望编练新式革命武力,并有浓厚的革命主体人格,亦即可以引进外力以助本身革命,但不可有害于革命目的,蒋中正始终尊中山先生如师如亲,但又屡屡直言无讳,亦属两人能投契处。

  蒋中正筹备军校至就任校长的过程,颇显示其个性,蒋中正对于军校校长职务,视为使命,更将创办军校,做为国民党整体改革环节之一,盼中山先生重用胡汉民,斥去财团,替换杨西巖,保证军校财政,如此练兵方有希望,最后这些条件均得到满足,也可见中山先生对于蒋中正的重视,绝非平常人事。 


  蒋中正的军事思维,自始未曾拘泥于纯粹的军事战术,其在军声杂志上载文,可看出对外交、后勤等方面,均有浓厚兴趣与相当研究,其后予中山先生建议当中,亦始终将军事成败与政治、财政等因素密切结合去看。蒋中正主张财政统一与国家统一最力,反对军队或财团私自截流包办做法。 

所谓蒋中正名不见经传,甚或未曾列名全国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委员,可见其不重要的说法便须辨明,蒋中正在军事方面早有令名;当时党务系统与军人系统交流极有限,而此时中山先生赋予蒋中正最重要的使命,乃善用苏联支援契机妥为沟通,练成一支忠于党国的革命队伍。

  民国十三年(1924年)四月廿六日,蒋中正正式入军校视事后,他果如所承诺者,未再轻言退却;蒋中正早年的军事生涯对其有深刻的影响,自其晚年仍津津乐道。 


  从军人特质而言,蒋中正留日以次,除汲取日军刻苦严肃的军队风气外,更由此而接触了德国等各先进军事国家的国防思维,培养了对于大军指挥与战略层面的个人思考及学习习惯,终身未变。 


  一心为国建立新军的蒋中正,回国后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动荡而断续的军事生涯发展,军队当中知音难求,基层士兵素质低下,屡招屡裁,几无训练,深感痛苦,因此毕生特别强调训练,重视建立国防基础,但外部环境仍不允许他有充分时间做去,蒋中正亦自况真实政治情况,解决临时问题多,从容应付全局少。 


  蒋中正早期军事生涯的主要成就,做为指挥军官,率部光复杭州,一度于援闽战场上有所表现;其更主要的角色系担任位阶不等的参谋军官及参谋长,娴熟制定各种作战方案与计划,当中虽多因限制条件未能充分实施,但已予人深刻印象;另外一重角色,系负责情报与联络,特别代表中山先生与日本、苏联等有所接洽,此等任务对开拓其个人视界甚有帮助。 


  民国十年蒋母王太夫人病逝,蒋先生回家修墓,此时孙中山先生因为北伐与陈炯明发生矛盾,此后蒋先生离开老家奉化前往桂林帮助孙中山先生北伐,在离开老家的那段时间,他也留下了多封家书给经国、纬国,对两位孩子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在民国十二年也就是1922年6月11日,爆发了震惊中国的陈炯明叛变,炮击孙中山先生的总统府,随即中山先生也逃往了永丰号军舰,在那次事件中,宋庆龄女士也意外小产,在此次事件后,孙先生给蒋先生发了电报,蒋先生不顾一切前往广州,追随中山先生,自此中山先生开始无比信任蒋先生,在民国十二年也就是1923年底,国民党开始和苏俄接触,探讨苏俄对国民党援助,蒋先生任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访问苏俄,期间他参观了步兵军校,化学工厂,海军大学,甚至第一次搭上了飞机,苏联方面应允帮助国民党筹办优秀的军校,蒋先生返国后任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但是蒋先生对苏联一直没什么好感他说过:“俄人之言,只可听三”。

  陆军居官学校的成立和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是相辅相成的,到民国十三年也就是1924年5月13日,孙先生就推举蒋先生为军校校长,5.8日他第一次对学生发表讲话就提出了:“亲爱精诚”的校训,以亲爱对同学,以精诚对自己,磨练自己,蒋先生从民国元年到他38岁担任黄埔校长这段期间,从事过各种工作,蒋先生一直以继承陈其美先生的遗志为自己的标杆,查看过往党内同志写给他的书信中,就可以看出党内的同志对于蒋先生的能力十分认可以及对于蒋先生的思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孙蒋都有一种共同的想法:可以和外人合作,但不会被外人所操控,他们都十分明白,外人只是一种助力,在民国时期不只有黄埔军校这样一所短期的军事培训学校,各地都有自己的军校,但是随着历史的推移,大部分的学校早已散落在历史的风中,但唯独黄埔军校保留了下来,我认为这与蒋先生的军事谋略以及独到的眼光对于国际的形势及后期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蒋中正很早即由战略角度思考中国未来,包括日本、俄国可能威胁,早年沉潜时期亦未曾忘怀,格局远高于当时其余军官;创办陆军军官学校,初期困难重重,外界冷嘲热讽,首次东征,校军原不在战斗序列中,系蒋中正以兼任粤军参谋长身份将其编入,回顾蒋中正早年军事生涯的起伏与困顿,其刚介坚韧人格特质对其毕生成就极其重要。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