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章学诚志笔美学观简论

辛亥革命网 2016-08-16 14:15 来源:《史志文萃》 作者: 马峰 查看:

史如衣料,文如色彩,若华朴相争,邪端顿生,史德尽失。正如浓淡之争而生奇味,邪色害目,奇味不能入口。



     章学诚(1738—1801),原名文酕、文镳,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杰出史学家和思想家,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
 
  清初学者,提倡“实学”,力主“经世致用”,旨在矫正宋明理学空言心性,束书不观之弊。身处当世的章学诚主倡“六经皆史”说,把历代封建统治者和封建士人架空推崇的经典重新置于人间案牍,揭开虚无飘渺的面纱,还其“科学”大观,变为“致用”之学。作为方志大家,其方志理论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他认为,志属信史,他说:“修志者,非示美观,将求其实用”①,反对“凡景物流连,可骋文笔,典故考订,可夸博雅之处,无不津津累牍”②的文人修志的笔法,主张治史修志“须据事直书,不可无故妄加雕饰”③。妄加雕饰,则易失掉史事的真实性,有违“秉笔直书”的传统道德观念。他的极重史德,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这种“经世致用”史学思想。他自己在治史修志的实践中,亦恪守这一信条,他尝自豪地道白:学诚“读书着文,耻为无实空言,所着《通义》,……未尝不三致意”④。他关于“文人不可与修志”的着名格言,实际上就是这一“实学”主张的具体阐发。

  实斋重“实学”,文风“贵实”不“贵文”,并非轻视文辞的表达功用。实斋有言:“夫言所以明理,而文辞则所以载之之器也”。⑤又说:“经传圣贤之言,未尝不以文为贵也”。⑥不过,在治史修志中,文辞工拙始终只能占次要地位,他说:“凡为古文辞者,必先识古人大体,而文辞工拙,又其次焉”。⑦并且还指出,史书志书中的文辞,与一般文人创作性文辞有着天壤之别:“文人之文,与着述之文,不可同日而语也。着述必有立于文辞之先者,假文辞以达之而已……”。⑧“故以文人之见解,而议着述之文辞,如以锦工玉工,议庙堂之典礼也”。⑨这就是说,史志属于着述,其文辞应尤为审慎,以朴实为贵。

  实斋为何既承认文字的功用,又将文采抑在史志传述之末端,甚至认为:“若论文辞,则无关大义,皆可置之不论”?⑩这是因为:“史贵别识心裁,辞章考据不可为史”。(11)辞章家治史,“其于史学,似乎小有所补,而循流忘源,不识大体,用功愈勤,而识解所至,亦去古愈远而愈无所当”。(12)史如衣料,文如色彩,若华朴相争,邪端顿生,史德尽失。正如浓淡之争而生奇味,邪色害目,奇味不能入口。道理明显若是,故实斋说:“文辞有工拙,而族史方且以是为竟焉,是舍本而逐末矣”。(13)溺于文辞者,不足与言文也”。(14)实斋这一思想,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实学思想。《易》曰:“物相杂,故曰文”,曾子曰:“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意思是说,如果文章陷入工文求辞的境地,那就大错特错了。《书》曰:“政贵有恒,辞尚体要”。表明:修辞所取重的是得体,懂得要领。但实斋并非苟同陋儒所称“工文则害道”主张,只是认为真正的好文章,“文辞非其所重尔,非无文辞也”。(15)文辞与文章之间,不是如水火不能相容,而是要辨明谁主导,谁次属的关系。

  史书志书行文,如何才算真好,实斋对此不乏精辟之论。要其大概,就是“要简、要严、要核、要雅”。(16)具体而言即是:

  (一)简洁明了。有人谈到文采。总以为少不了华丽词藻的堆砌。其实,简洁乃属文采中最上乘功夫。要使文章简洁,“篇无剩句,句无剩字”才是真正功夫,也就是说,文章以说话少而含意多为最妙。反之,“挚屡变则屡卑,文愈繁则愈乱”。(17)刻意追求晦蒙否垒,“文繁而不可杀”,(18)那就走进了死胡同。

  (二)言之有意,言之有物。记事论事要靠语言表达,语言必须尽可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旨。首先,立言必须有中心,“立言之士,以意为宗,”(19)其次,立言必须有内容,如果只尽其意而言之无物,其意必如太湖孤岛,随时都有淹没的危险,其言必然浮华无基,行之不远。所以实斋认为:“立言之要,在于有物”。(20)其三,立言要求追求某种境界。实斋所谓“学术文章,有神妙之境焉”。(21)这种神妙境界,实斋认为只有真知者,方能意会。正如教师讲学,只宜授法,不能授意。掌握了方法,再从实践中摸索、领悟,“意”的境界自会日臻高妙。立言有意、有物,而又能达到一定的神妙境界,做出好文章就有希望了。

  (三)慎于笔墨,贵于宛肖。章实斋并不主张史书志书就是板起面孔的着作,他曾说:“言辞不必经生,记述贵于宛肖”。(22)可见史书志书,既非木鸡僵尸,也非仓库、博物馆。文辞亦大有用武之地,千古不朽之作《史记》,实在朴素之极,然捧读在手,绝不亚于读小说,看传记。但这种妙笔不同于文学作品,一定得忠于史实,不能随意生花。要使史书志书写得生动活泼,而又始终忠实历史事实,这就得在文笔上下功夫,在记述的角度上下功夫。如果全篇只为丽旨腴词笼罩,了无新意,那就会“使人读未终篇,往往弃诸几格”。(23)

  (四)准确朴实,以情动人。光有锤炼过硬的语言文字,文章不一定就具有了生动性。有人说,史笔志笔,难在“于准确中求生动,在朴实中求感人”,这话说得真是好极了。文章要生动感人,又要力求做到准确、朴实,确实是一件难事。准确也好,朴实也罢,其中都少不了一个“情”字。古人说:“寓情于景”,“寓景以情”,说的是文学作品。史书志书,却容不得在景物上下功夫,大凡景致,一笔带过,不写也行。虽如此说,但史书志书同样少不得一个“情”字。史书志书主要是摆事实,带有实录的性质,那“情”字就只能贯穿到具体的事实中去了。而且情发乎自然,不可留斧凿之痕,陷于做作。实斋在批判文人之弊时曾说:“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24)就是指为文必须追求“情”的自然流露。此外,“情”还必须讲究一个“正”字,“文非情不深,而情贵于正”。(25)文章要深刻动人,必须有情,或细腻温柔,或粗犷豪放,而情必须“正”。“夫秽史者所以自秽,谤书者所以自谤,素行为人所羞,文辞何足取重。(26)治史修志之中如果渗入个人感情意识,甚致一己私怨,那么,情为不正,文不足取。例如写自己的家乡,则良莠不分,一切都好,将纠繁的史实掩藏于流金溢彩的明丽画卷之中。殊不知,正是如此,倒恰恰失去了其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大大淡化大独特鲜明的地方民族色彩,减弱了风云际会的历史气氛。以如此之笔蒙垢后世,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史书之情有别于文学之情。文学作品,行文波澜跌宕,使读者牵肠挂肚,戏谑调侃,令人捧腹,深刻动人之处,又催人泪下。这全在于文学可以由一丝情愫而生发出“万顷情滔”,而史书志书之情则是严格意义上的“情”。章实斋曾给好的史书志书立了个标准,就是:“气积而文昌,情深而文挚,天下之至文也”。(27)文字有生命力,情感又真挚,好文章就出来了。

  (五)体要创新,便于表述。历史总是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撰史者也不能落于窠臼。《史记》是传纪体的典范,而《资治通鉴》又领编年体的风骚,这是就体例而言。经济学家写史,关于经济的成分不免偏重,政治家写史,典章制度更为突出。各人站的角度不同,写出的东西自然千差百异。史书志书,编修不断,在体例、结构、文风等方面都希望能在旧史书,旧方志基础上有所突破。如果毫无创新,一味泥古,那史书志书的生命力将会受到摧残。“文而有式则面目雷同,性灵固蔽,而古人立意之旨晦矣”。(28)实斋反对作文循规蹈矩,千篇文章,如出一辙。毛泽东在批判八股文章时,议论所至,八股定式纷然瓦解,可见为文不必有式。关于拘泥古人,实斋写道:“故学古而不敢曲泥乎古,乃服古而谨严之至,非轻古也”。(29)实斋反对泥古,这是主旨,至于实斋是否真正“服古”,涉及到政治、时代、阶级等许多因素,暂不在本文论证之列。学习古人,并非越古越好,也不是摸仿的越象越好。借鉴先贤长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一条宗旨。史家如果既能尊重客观历史事实,又能在写法上有创新,在立意上有拓展,那就是名副其实的真史家,写出的作品,才是真史书、好史书。

  文辞既为阐发义理之工具,又为作者与读者思想交流之中介,因之,着书行文,治史修志,如果能把好语言文字一关,作品实际已成功一半。文学作品,尽可铺波陈澜、或天上、或人间、喜怒哀乐、尽诉笔端。史志之作则不同,如果滥修文辞,刻意雕饰,史实将会淹没于泛滥的奇辞丽藻之中。总之,文学作品有文学作品的要求,史书志书有史书志书的标准,史志工作者如果不顾这一客观情况,主观臆为,误己尚在其次,贻害后人则罪孽非浅了。

  注释:
  ①《文史通义校注·记与戴东原论修志》,以下凡引同书,又注篇名。
  ②《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
  ③⑦(22)(24)《古文十弊》
  ④《章氏遗书》卷二十九
  ⑤⑥(14)(15)(19)(21)《辩似》
  ⑧⑨⑩(29)《答问》
  (11)(12)《申郑》
  (13)(25)(26)(27)《史德》
  (16)《修志十议》
  (17)《文集》
  (18)《文德》
  (20)《文理》
  (23)洪迈《容斋随笔》七
  (28)章学诚《赵立齐时文题式引言》

 


 


 
 
  按:章学诚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却“撰著于车尘马足之间”。曾先后主修《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湖北通志》等十多部志书,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义例。并用毕生精力撰写了《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史籍考》等论著,总结、发展了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文史通义》与唐代刘知几的《史通》齐名,并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

  乾隆五十九年(1794),漂泊异乡四十多年的章学诚返回故里。嘉庆
五年(1800),贫病交迫,双目失明。次年(1801)十一月卒,葬山阴芳坞。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