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大卫 |BBC艺术的力量

辛亥革命网 2016-12-19 09:55 来源:未知 作者: BBC 查看:

雅克·路易·大卫,又译:雅克-路易·达维德,是法国著名画家,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画风严谨,技法精工。在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雅各宾专政时期,曾任公共教育委员会和美术委员会的委


早期作品以历史英雄人物为题材,如《荷拉斯兄弟之誓》、《处决自己的儿子布鲁特斯》等。1793年完成名作《马拉之死》。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反革命颠覆,经过五年的混乱,拿破仑掌握政权后,大卫做了拿破仑一世的宫廷画家。这时期创作了歌颂拿破仑的《加冕式》、《授旗式》、《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拿破仑在办公室中的像》等作品。

主要著作
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礼》
这是画家对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礼仪式的忠实记录。身着华丽服饰的拿破仑已戴上王冠,
拿破仑加冕拿破仑加冕
正把小王冠给皇后带上,教皇心绪不宁地默认了这一情景。整个画面气势十分庄严,人物多达百人,每个人物形象都按身份进行精神描绘,构图宏大,场面壮观,是达维德空前的巨幅制作。它充分发挥了画家的素描造型与色彩写生才能,不仅人物、服饰、环境的质感逼真,富丽堂皇,而且整体构思统一完整,在严谨性上达到了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最高境界。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再现了1794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拿破仑率领4万大军,登上险峻的阿尔卑斯山,为争取时间抄近道越过圣伯纳隘道,进入意大利的情景。拿破仑军队进入意大利后,给那里的奥地利干涉军队出其不意的打击,用一个月时间结束战争。跨越阿尔卑
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
斯的壮举,堪与公元前3世纪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大败罗马军队以及公元8世纪查理曼大帝征战意大利的战绩相媲美。
 
19世纪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所画的《马拉之死》,是肖像画中的另一种典型代表。画家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情形:马拉倒在浴缸里,鲜血正在从伤口中流出;带血的匕首滑落在地,而凶手已经逃离现场。画家将画中的主角设计在一个情节和场景之中,丰富了肖像画的表现内容,增强了它的感染力。据说大卫在马拉被刺死的两个小时后就赶到了现场,并被眼前的惨状所震惊,于是他决定用画笔来记录这悲壮的历史场面。
 
《苏格拉底之死》
1789年,雅克·路
苏格拉底之死 1787年苏格拉底之死 1787年
易·大卫为鼓舞革命者为信仰和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创作了《苏格拉底之死》。这幅作品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被囚于狱中的苏格拉底,被判刑后饮鸩自杀,在这惊心动魄的瞬间,苏格拉底镇静自若,左手高举,表明信仰不变!周围哀恸的人们增添了画面的悲剧性。新古典主义的手法,使画面获得了凝重、刚毅、冷峻的艺术效果。
这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1784年给大卫的订件。他接到任务后去罗马创作了这幅画。1785年在沙龙展出。由于大卫的政治观点和路易十六的专制权格格不入,这幅画的主题思想和法国王室的要求完全背道而驰。《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作为新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作品,不仅是达维特的成名之作
荷拉斯兄弟之誓荷拉斯兄弟之誓
,而且对于法国美术史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作于178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的前夕。它的主题是宣扬英雄主义和刚毅果敢精神,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画面正是表现三个兄弟在出发前向宝剑宣誓“不胜利归来,就战死疆场”的场面,老荷拉斯位于画面的正中,他手上的刀剑是这场宣誓激情的焦点。右角是三勇士的母亲、妻儿和姐妹,母亲担心出征凶多吉少而心痛如割,妻子搂着孩子泣不成声,最右侧的一个姊妹,由于她是作战对方的未婚妻,心乱如麻,因为不论胜负,她都将失去自己的亲人。妇女的哭泣与三个勇士的激昂气概,形成鲜明的对照。为了祖国,必须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在这悲壮的戏剧场面上得到了充分的揭示。由于作者以朴实无华的写实风格、精确严谨的构图和英雄式雄浑的笔调进行了描绘,画家运用了多侧面揭示主题的手法,使悲壮的戏剧性场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所以这幅画后来成为绘画艺术的典范。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