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辛亥革命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2)

辛亥革命网 2016-07-25 14:16 来源:《民国档案》2012年第1期 作者:魏晓锴 段锐 查看:

本文回顾辛亥革命100周年时在南京双门楼宾馆隆重举行的“辛亥革命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就中国在辛亥前后的政治变法、社会改造、人物活动等层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三、关于辛亥革命前后历史人物的研究
    辛亥革命的成功离不开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乃至献身,同时代大批中、外籍人士亲身经历或见证了这场伟大的革命,对他们的研究一直是辛亥革命史甚至是民国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次会议有十几篇论文涉及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
    关于辛亥时期外籍人士研究方面:台湾东华大学吴翎君教授对司戴德(Willard  D.  Straight,1880~1918)的研究具有代表性。她指出司戴德是清末民初美国垄断资本在华经济扩张的代表人物,论述了其一生与清末民初中国的关联,以及其在华活动与美国政府的关系。埃德温•J•丁格尔(Edwin J. Dingle,1881~1972)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作家和哲学家,武昌起义发生时,住在汉口的他曾目击了整个过程。
    浙江大学历史系陈红民教授以埃德温•J•丁格尔英文著作《中国革命记》为中心,考察了一个外国人对辛亥革命的实地观察与感受。关于辛亥前后华人研究方面:英国林肯大学傅锜华教授追溯了三位民国时期的革命者何启、孙中山与傅秉常的早年教育经历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认为何启与傅秉常对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和革命实践具有深刻的影响。尢列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为反清革命的先行者之一。
    香港学者尢曾家丽介绍了先祖尢列的家世生平,参加革命的经历,探讨了尢氏在支持反清革命、维护共和政体方面不平凡的贡献。台湾学者杨明哲对李鸿章这一重要历史人物晚年的改革意识与实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江苏省社科院陆仰渊研究员以新发现的史料有力佐证了张謇抛弃立宪主张走向共和这一思想立场转变的内在基础,及其在辛亥革命关键时刻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关于蒋介石的研究,日本学者山田辰雄以《军声杂志》为中心考察了蒋介石与辛亥革命的关系,认为蒋介石当年已经具有追求中国统一的民族主义、与周边民族的统合、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与人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的意识。台湾学者陈英杰从辛亥革命引出“双十节”的由来,并考察了抗战前期的“双十节”对蒋介石维系政权形象、激发民心士气、号召军民团结抗战的重要意义。
     台湾元培科技大学孙若怡教授从戴季陶的《日本论》谈起,介绍了戴季陶认知日本的渊源、对日本的思考与预见及对日本创造性转化能力的体认等等。南京大学朱宝琴教授认为辛亥革命前,汪精卫对日本的认知有一个渐进变化的过程,在辛亥革命以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认知才有了质的飞跃。
     关于地方革命人物,扬州大学周新国教授将辛亥革命前后的江苏英杰划分为六种类型,并论证了他们在光复江苏、发动群众、参与地方自治、筹划南北和谈等方面对辛亥革命的十大贡献。湖州博物馆陈列部主任周颖利用地方档案,追溯了湖州籍辛亥人物陈其美、张静江、庞青城、戴季陶、朱家骅等投身辛亥革命的实践。
     四川师范大学王川教授对川籍重要人物尹昌衡在辛亥革命爆发后西征的背景、历程与用兵策略进行了综合考察。贵州省黔西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陈文蓉探讨了辛亥革命前后黔籍人物周素园在宣传民主思想、成立自治学社和参与领导本省革命方面的杰出贡献,认为他是贵州辛亥革命成功的功臣之一。
     中山大学谷小水副教授从早期共产党人的辛亥经历出发,论证了辛亥革命思想启蒙对中国共产党创建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作用。此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田玄研究员对同盟会发起人之一李书城进行了重点研究,不仅梳理出其在辛亥革命及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活动,而且考究出他为何在历史研究中缺乏较为公允评价的原因。

    四、关于辛亥革命前后的地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辛亥革命时期,强邻环伺,国内矛盾尖锐,各地不可避免受到冲击。从当时地方、民族地区境况开展研究,以及透过特定文献切入某个细微观察视角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台湾中正大学杨维真教授探讨了云南滇军的组建经过、编练成效以及与云南辛亥革命的关系,认为滇省辛亥革命主要由新军主动发动,新军与起义军官携手合作共谋革命,是云南辛亥革命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台湾近代史研究所张力研究员从新式学堂、留学教育、教育行政机构、军事法政与巡警教育等方面考察了清末陕甘地区新式教育的发轫。
    台湾近代史研究所吴启讷研究员从非汉人族群的角度切入,分析了辛亥革命时期蒙古、西藏地区等少数民族在汉民族主体国家中的境遇及其与中华民族国家建构的关系,认为他们与汉族一起将传统中华天下秩序的一些核心内容创造性地转移到新国家政治秩序中。香港浸会大学李金强教授以福建为例,考察了晚清十年新政对这一地区官绅的影响,揭示了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爆发的内在关系。
    河北师范大学张同乐教授对辛亥滦州起义的史实进行了梳理,探讨了滦州起义研究曲折发展的原因及该项研究新的动向。
    南京师范大学经盛鸿教授则以林纾小说《金陵秋》为切入点考察了辛亥革命中的光复南京之役,认为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了史诗般的反映。
    齐春风教授以独特的视角对孙中山与南京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认为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与南京没有什么历史渊源,是革命将孙中山与南京联系在了一起。
    苏州大学池子华教授追溯了辛亥革命时期江苏战场上红十字会的活动概况,认为红十字会奔赴战地救死扶伤、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取得了卓越的历史功勋和跨越式的发展。
    南开大学江沛教授认为清末华北铁路体系的初成既重构了该地的经济格局、商贸网络和重要城市布局,也深刻地改变着政治与经济重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
    上海大学査灿长教授从华文报纸、华人社团及华人罢工罢市的兴起三个层面考察了辛亥革命前后澳门华人现代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台湾学者张瑞德以战前省以下地方各级领导阶层的出身背景与任用、升迁流动等问题分析为切入点,对战前十年中国的地方行政进行了综合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王续添教授比较了20世纪初《新广东》与《新湖南》两篇接续长文,认为它们提出了救国救民的一种新思路,建构起一种激进和革命的地方政治意识,对后来的辛亥革命及新国家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关于目前海内外从不同角度对辛亥革命的研究

     对于辛亥革命的研究,目前海内外学术界已经呈现出多维度的视角,本次会议中的一些文章也有所体现。
     意大利学者萨马拉尼考察了辛亥革命前后中意两国关系。他从详实的史料统计出发,分析了这一时期意大利对华外交、军事、经济和商业等方面的参与,并认为宗教外衣下的文化、慈善、教育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值得关注。日本学者中村元哉对辛亥革命时期中日两国的著作权概念及其制度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南京临时政府以及其后的北京政府在继承原有著作权律的基础上并没有中断对近代西洋引进的著作权进行制度化。
    韩国学者裴京汉对本国代表性中国近代史研究者闵斗基先生生前一直倾注心血的辛亥革命研究的相关成果及其“共和革命论”独创性观点进行集中梳理,介绍了韩国学界的研究状况。
    越南学者曾氏清香从介绍中华民国成立后越南各地出现的一些新的组织出发,论证了孙中山思想对越南国民党、胡志明和越南革命的深刻影响。与国外相比,本次大会台港澳学者侧重于从文化史的视角进行审视。台湾学者张玉法从晚清书刊对西方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潮的引介出发,考察了立宪派与革命派阵营的群体特征。
    近代史研究所潘光哲研究员分析了“伯理玺天德”一辞的诞生、问世与定著及被“总统”一词取而代之的复杂过程,认为它既是汉语世界里“新名辞”演变为“关键辞”的一个例证,也显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遗产。
    学者林桶法从孙中山国父形象的形塑、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变革、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议题论述等方面比较了“部定统编本”与“纲定本”的优劣。
    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管美蓉研究员对台湾历史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作出了考察,并介绍了以“辛亥革命”为主题对515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情况。
    暨南国际大学李盈慧教授认为孙中山拥有“广东侨乡居民”及海外“华侨”两种文化特质,其思想来源和行事风格迥异于同时代大部分中国人,因此作为“先觉者”最早走上革命道路。香港学者区志坚以清末汪荣宝《本朝史讲义》及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为例,考察了历史教科书建构“国族”与“民族”图像的历史轨迹。
     澳门大学何伟杰教授在综合当地档案及报刊材料的基础上,以回忆录为依据介绍了辛亥革命前后澳门培基两等小学堂的教育思想、课程内容、女子教育及学生运动情况,认为学堂在培养革命人才、普及澳门教育等方面作出重大的贡献。
     此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任贵祥研究员还对海峡两岸有关华侨与辛亥革命关系的研究状况作了回顾和展望。
    综上所述,本次研讨会议题集中,内容丰富,海内外学者齐聚一堂,学术交流和研讨开展得非常深入。可以说,这既是一次圆满的辛亥革命纪念会,又是一次圆满的学术研讨会,它的成功举行对于促进海内外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史的研究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民国档案》2012年第1期,第140—143页)

   作者: 魏晓锴: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段 锐: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此次会议所在地为晚清民国时期英国驻南京领事馆


南京双门楼宾馆小白楼现状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