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 三宝弟子慧斌,系辛亥先驱向海潜哲嗣向榕铮,湖北黄石大冶人,现居台湾台北,潜心佛学。其亦为台湾辛亥武昌首义同志会荣誉理事长,多年来为海峡和平奔波两岸。
北魏壁画“释伽牟尼舍身饲虎图” 洪锡徐临
一、叙源由
即叙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下简称心经)的由来,可分二段:
(一)本经的说法经过:
依据般若与利言等法师所译的广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序分中所叙:「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众俱。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弥时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深般若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可知是某时在王舍城耆闍崛山(灵鹫山)上,有佛、诸菩萨及大比丘众,此时佛正进入三昧定的状态(即精神集中逹到很高的意识境界),而观自在菩萨亦因修习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已逹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的地步。此时舎利弗在佛的启发下,向观自在菩萨请法,请求开示如何修行深的般若波罗蜜多。于是观自在菩萨开始宣说《心经》的经文。而这段经文就由阿难尊者完整的纪录下,流传后世。
由上可知,心经乃是观自在菩萨所宣说,但依据广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流通分中所叙:「如是说已。实时,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皆悉随喜」。足证此经是经佛认证的,犹如佛所亲说。
(二)本经东传后流布的情形:
约于公元五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时值南北朝期间,首由龟兹僧人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将《心经》梵文本译为汉文传入中国,当时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后经玄奘法师及般若共利言等七位高僧翻为中文,计有「广本」及「略本」二种, 「广本」内容依一般佛经惯例,俱足序分、正宗分及流通分三部分。「略本」仅有正宗分而无序分及流通分,但亦有部分法师仍将「略本」分为序分、正宗分及流通分,如香港的观成法师、温州的逹照法师等。在各种译本中,法月及般若共利言等五位法师所译为「广本」。但鸠摩罗什、玄奘及义净三师所译则系「略本」,也许三师认为略去序分及流通二分,对义理并无影响,且使信众受持更为简便。事实也的确如此,目前流通最广者在我国为玄奘法师之译本,而在日本则为鸠摩罗什法师之译本,两者均为「略本」。此外《心经》并有玄奘法师直译梵音的《梵本般若心经》及由藏文转译为汉文的《心经》版本。(《心经》广本经文详附录)
二、析经题
本经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题分析如下:
(一)般若二字,是梵文直译,「般」者,至高无上也。「若」者,理解之意。般若即至高无上的理解,也就是俗称的智慧,即明白真理、认识事实之意。但智慧不足以表达「般若」的深义,故留原音不译。《大智度论》说:「般若定实相,智慧浅薄不可以称」。《大智度论》又说:「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有上」。可见般若是无上大智妙慧,絶非等同于俗称的智慧,所以台籍第一位高僧斌宗法师说:「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诸法,都能彻底明了,于中无染无邪,而无障碍者谓之般若妙智慧。扼要的说,般若,乃诸佛亲证诸法实相的一种圆明本觉智;亦即离一切迷情妄相的一种清净无分别智;也可说是通逹一切法性本空,而无所得的一种真空无相智」。元音居士说:「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应用得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稍可解为般若之微意」。而净空法师则认为:「般若翻作智慧,智是照见,知俗谛,慧是鉴别,照真谛。因此智有照了的功能,慧有鉴别的作用。通逹有为之事相为智,通逹无为之空理为慧。总之,照了一切法不可得,通逹一切法确实无障碍,乃真智慧。」
因此,我们修行,欲了脱生死,必学般若,大般若经说:「余经有如枝叶,般若犹为树根。吾人学佛,必学般若,般若称为四圣佛母,未尝有一菩萨不学般若而能圆满佛果者」。而华严经更言:「诸佛及菩萨、声闻、辟支佛,皆从般若生」。所以般若不仅是一切众生、一切菩萨之师,且三世诸佛亦均以般若为师。华严经又说:「般若如同金刚宝石,贫福者尚难一见,何况见闻受持?」今天我们不但见此般若宝典,又能读诵修持,实乃多生累刧所积的善根福德所致,能不格外珍惜。而要成就般若的大智慧,必须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波若六度,始能成就。
《大智度论》曾将般若分为「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兹分述如下:
一、「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又称方便般若,乃是佛弟子将佛生前宣说的法,集结成经,用文字表逹出来,这些文字就是「文字般若」。因般若真理无相可见,无法言说,亦不可以脑力推测思议,如不假文字言说的方便,一般人如何能了解佛法?又如何能引导众生离妄执而登净土呢?所以佛为了方便众生,不得不于无言说处,说些义理,希望透过言说的媒介,使众生明了佛法,契会般若真谛。因这些文字,是佛亲说的心髓,饱含般若智慧,故称「文字般若」,以别于其他宗教的经文或世间一般世俗学术书藉的文字,那些只可称「文字」而不可称「文字般若」,只有佛经上的文字才可称「文字般若」。此外佛宣教众生的动作,如佛在《金刚经》中着衣、乞食等身教所示范的动作,亦可称为「文字般若」。
二、「观照般若」:「观」是不执着五根、五尘、不起分别的慧见观察,不是局限于肉眼的视觉,以般若无分别之智,观见一切世出世间诸法,悉皆空寂。「照」是明心照见,以般若大慧之正见,了知一切法,非有而有,有而非有,唯是一心。所以藕益法师说:「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灵明洞彻,了了常知,就空间言,不在内外中间诸处,就时间言,亦无过去现未来形迹,即是观照般若」。兴慈法师说:「以智慧之心,照了实相之体,智明理显,破迷惑而显三德之妙心,故称观照般若」。黄智海居士说得最简明:“用智慧去照万象的义理,也就都可以照到见到,就是观照般若。”诚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那个对境心不起,于一切法皆不执着的慧眼来觉照之意。故知「观」「照」是时空同位的心能觉察工夫。所以修行观想就是能观照的智慧,也是成佛的捷径,修行人必修的课程。我们修行,从文字语言了解义理之后,依据文字般若的指导,遵循经上的方法加以思维观照,进而启发人人本具的般若智慧,即始觉智,依之实践,并以之照了诸法,明白凡所有之相皆是虚妄,当体即空,这种由觉察「我」「法」两空的空妄相,而「照见空中妙有」的修为,就是「观照般若」。
三、「实相般若」:实相就是诸法的「法身理体」,法身乃真空之体,本是无相的,但既无形无相,如何形容描述呢?为令有情众生了知般若,不得不建立假名称为实相,涅槃经说:「无相之相,名为实相」。《法华经》也说:「言实相者,非虚故实,非相为相,故名实相」。《金刚经》云:「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所以实相就是中道真实的妙理,众生本觉的真心,也就是众生的本来面目,故亦称妙明真心、佛性、真如。所以佛家常言:「实相般若不可以有无等去叙述它,也不可以大小等去计度它,亦非凡夫的心理所能想象,也不是世俗的言论所能指陈」;所谓「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无可表逹,无可取着,这是一种凡夫不可思议的境界」。《法华经》说:「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其实这也即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也称「本觉智」。凡所有相俱是虚妄,惟此为真。一切众生,无量劫来,本来俱有,而且个个平等,同样俱足,亘古亘今,永远不变,惟觉法师比喻说:「佛性如明月,当被乌云覆盖(众生迷时),大地昏暗,不见月光;但当乌云散去(众生悟时),皎洁的月光又复照耀大地」。因此众生迷则本觉智不起作用,故为凡夫。菩萨悟,则此智大起大用,故圆成佛道。
我们修习佛法,应该依着「文字般若」,多听多闻,了解佛理,才能生出「观照般若」的智慧,就会修行用功,这就是「观照般若」,再以能观照的般若智慧,去观照实相理体的「实相般若」,当能观照的般若智慧(本觉智),与所彻悟(观照)的实相理体完全合一时,就能证得圣果究竟成佛。
斌宗法师并以镜子为例,说明三般若的关系,法师认为「水银和玻璃」是镜子的本体,如实相般若;「照」是镜子的作用,如观照般若;「光」是镜子的相貌,如文字般若。又以本经为例,认为依文字解悟诸法皆空之理,谓之「文字般若」。依法「空无我慧,去观察觉照」,谓之「观照般若」。「彻悟法性无相,亲証实相」,谓之「实相般若」。
(二)波罗蜜 三字是梵文直译,中译为到彼岸。「波罗」意为彼岸,「蜜」意为「到达」,如译为中文应为「到彼岸」之意。亦即从烦恼妄想的此岸,度过生死的苦海,到达涅槃的彼岸;同时也有到家、究竟、圆满之意。此岸喻生死,中流喻烦恼,般若喻舟船,彼岸喻涅槃。众生被三惑烦恼所迷,以致沉沦生死苦海,如想度脱,须仗般若的功力,才能渡此苦海而登涅槃安乐的彼岸。亦即乘般若船渡过三重烦恼的中流,顿超生死轮回的此岸,直上涅槃安乐的彼岸。同时斌宗法师认波罗蜜另有三意:
一、度无极:众生能依般若而修,则二种生死及一切诸苦便可度脱无余,故曰「度无极」。
二、远离:若用般若观照,即能远离一切颠倒妄想,故曰「远离」。
三、究竟:菩萨依此般若修行,勘破生死无明,圆满成就其自觉、觉他的一切功德,故曰「究竟」
(参)多本为梵文中的语尾助词,等于中文的「矣」「了」,并作「圆满」、「定」等义解。但斌宗法师认为古释本仅称「波罗蜜」,「多」字为后人所加,并无意义。
(肆)心有多义,如无情心(花草树木无情植物之心),肉团心(人及动物五脏六腑之心),精要心(比喻之词,形容其重要),缘虑心(即凡夫之妄心),真如心(常住不变之真心)。而本经之称《心经》的心,系指真如心与精要心而言:
一、就「真如心」言,真如心乃生佛的本体,万法的根源,也就是实相般若。它与我们相亲相近,须臾不离,可惜众生被无明烦恼所蔽而不自觉知,起惑造业,枉受生死。众生若能认识此一真心,则与佛无二无别。本经即是处处显示此理,层层阐发,无非要学人亲证此心,圆成佛道,故名《心经》。
二、就「精要心」言,是智慧的核心,表示此经为八百巻《大般若经》廿万个偈的精髓,将《大般若经》的精要、奥旨全都收摄无遗,认识此经,便可认识全部般若圣典,故说是《大般若经》的心经。
(五)经 梵文为「修多罗」,本义为线,引申有四意:
一、贯:贯穿之意,贯穿佛所说的一切义理,使联串起来不致散失。如佛珠用丝线串连起来不致散失一样。
二、摄:摄受之意,经文能摄受护持诸众生,使不致堕落三界。
三、常:不变之意,佛在经中所说的法,至真至正,最能觉世觉人,故能万世不易其理。
四、法:佛说的法,至善至美,极为契机契理,故放诸四海皆凖,令十法界同遵。
此外「经」又有「契合」之意(上契诸佛之理、下合众生之机),同时还有「径」的意思(修行成佛的路径)。而中文「经」字,亦有经纬、组织之意,与梵文「修多罗」之线意及贯穿、摄持等义刚好相当,而国人又喜将圣人之言称为「经」,所以古人将梵文「修多罗」姑且译为「经」。但中文经字不含契合之意,故不得己将佛经称为「契经」,以补原意之不足,且显此为佛经,不宜乱用此名词。而净空法师认为除以上诸义外,「经」又有「镜」之义,我们读经,要以经中所讲的标准、道理,和我们自己起心动念来对照,随时反省自己的心,是否和经中所讲的标准、道理相契合。
(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就是这本经是要信众依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大乘的深波罗蜜修行,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再由观照般若証得实相般若,得到真智妙慧,把无明烦恼都一一照空,达到圆满究竟的境界,度过生死的苦海,就能到达究竟安乐的涅槃彼岸,亲证不灭的常住真心,圆成佛果。
三、解人题
本经译者为三藏法师「玄奘」。法师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十一岁随其兄长捷法师于洛阳净土寺出家,即能唸诵维摩、法华诸经,二十一岁受具足戒后与众讲《心论》,颇受推崇。斯时法师遍访善知识,学习经论。但他发觉由于当时从印度来华高僧翻译的经文不多,异说纷纭,他遍查经典,亦无法解决。特别是对于「摄宗论」、「地宗论」两家对于法相之说各异其词,深感疑惑,遂决心前往印度求法。
当时政府禁止人民出境,法师乃于贞观三年,从长安私自潜行,冒禁孤征,相传法师西行,途经益州空惠寺时,见一老僧衣裳破烂,生有皮肤病,满身疥藓,无人理睬。法师悲心,为其洗涤敷药。老僧劝其不要冒险西行,法师意志坚决,老僧遂亲授《心经》。法师沿途凡遇险难,均诚心诵念此经咒语,得以解危。事后法师回想,老僧应为观自在菩萨的化身,考研法师西行决心,并予助力。
法师历经艰辛,如途径戈壁大沙漠,遍野黄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东西难辨,加以皮囊水空,法师几度昏死,幸赖法师一心诵念老僧所授《心经》,并得得当地人所赠识途老马之助,觅得水源,始脱险境。而过葱岭时,朔风澟烈,厚雪覆道,稍一不慎,即堕万丈冰峰。如是跋涉四年,终于扺逹印度。法师先入那烂陀寺,亲近印度最有名的戒贤论师学习,十数年间,走访各大善知识, 曾受封为国师,声名远播。贞观十九年返国,在印度参学计十七年,带回梵文经本六百七十五部。唐太宗敕住弘福寺,及玉华宫请法师专事翻译,共译出经典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心经》系法师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于终南山翠微宫译出。
法师不避艰辛险阻,西行求法,穷本探源,已得佛教全部精义,返国后又致力经典翻译,大宏佛法教义,并创立中国佛教唯识宗,使佛法大盛于中土,实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功臣。佛教将佛一代说法所记录者成为经;将佛所制定的禁令诸弟子的规戒称为律;佛和诸弟子讨论的教理,及历代祖师所著额论述称为论。藏是包藏之意,因这些宝贵的经典、戒律或论述,都被珍重地包藏其内,故称经藏、律藏、论藏。凡精通此三藏的法师佛教均尊为三藏法师。玄奘法师因精通此三藏,故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为中国法师第一任,以后国人再无法师有此尊号。
唐高宗麟德元年二月五日,法师圆寂于长安西明寺,时年六十五岁。葬于白鹿原,官绅仕女送葬者十数万人,帝亦大哭,并罢朝三日,举国哀悼。
四、说结构
《心经》的主旨,是观自在菩萨了察凡夫与缘觉、声闻圣人及权教菩萨心中的挂碍,分别提出对治的方法,要他们修大乘佛法的深般若法门,离一切相,澈底做到我空、法空、空也空的境界,才能度过生死的苦海,到逹涅槃的彼岸,证成佛果。
本经因经文不多,除全文广本外,一般解经的高僧大德多未将本经略本再分为序分、本宗分、及流通分。而仅将本经内容,分为二大部分:「显了般若」及「秘密般若」。前面的经文为「显了般若」;后面的咒语为「秘密般若」,兹分述如下:
(壹)显了般若:即以明显的文字,说明般若的义理,使我们生智慧、灭烦恼障,能够究竟成佛。其内容与结构为:
一、略标纲要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段经文就是把全部《心经》最紧要的道理标举出来,使我们对般若的义理先有一个概略的了解。其内容为:
(一)能修之人:观自在菩萨。
(二)所修之法:行深般若波罗蜜。
(三)观行境界:照见五蕴皆空。
(四)所修效果:度一切苦厄。
二、广陈实义
此段经文则在开始讲说般若实相意,深入说明五蕴皆空真实的义理。可分三小段:
(一)弗外疑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段经文是观自在菩萨陈明五蕴皆空实义,观自在菩萨首先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说明色蕴,告诉众生一切色蕴都含有「空」性,都是虚妄不实的,不应执着,但它却是「真空实相」显现于外在的「相〈现象〉」,所以它与「空」是一不是二。再进一步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说明其他受、想、行、识四个心蕴也是同样的道理。由于二乘圣人以上的菩萨、佛对此都已有深切的体认,因此解经的高僧大德们多认为这几句经文是观自在菩萨针对凡夫说的。
(二)总显法体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这段经文即在总显诸法的理体,观自在菩萨用「诸法空相」来总显法体。「诸法」包括一切世间法及出世间法,而不论世间法或出世间法,所有一切法的理体,就是「真空实相」。
(三)别显法体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观自在菩萨再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来别显法体,具体说明真空实相的本质,借以去除凡夫、缘觉、声闻圣人及权教菩萨心中的罣碍。
1、针对凡夫,观自在菩萨认为凡夫的心都是妄想心,常为生灭的虚妄假象所迷惑,所以用「不生不灭」来消除众生的罣碍。
2、针对缘觉、声闻圣人,观自在菩萨知道小乘圣人的我执虽破,但法执未除,所以认定三界以内的法,都是污染法,唯有跳脱三界,才是清净法。所以用「不垢不净」来去除他们的罣碍。
3、针对权教菩萨,观自在菩萨知道权教菩萨们虽知我空、法也空,但他们对于臻达佛果这个障碍,还不能尽除,藉由「不增不减」的心行功夫,来屏弃他们的罣碍。
既然明了了凡夫、缘觉、声闻圣人及权教菩萨心中的罣碍,观自在菩萨慈悲,能够因人施教,犹如医者因病施药,乃针对凡夫与小乘圣人及权教菩萨心中的罣碍,在下文中分别指出修行的方法。
(四)破凡夫执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这段经文是告诉凡夫,应该舍离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凡夫法。使我们凡夫也能悟到缘起性空的真空理体,不致为「缘聚为生、缘尽则灭」的虚妄假象所迷惑。
(五)破小乘缘觉执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段经文是告诉小乘的缘觉圣人,修行应该舍离「十二因缘」的缘觉法,让他们明了如能观空诸法,自不生烦恼,没有烦恼,自不起无明,自然也就没有生死,还须什么解脱可言?换言之,既没有生死流转之法,还用得到灭生死的还灭法门吗?
(六)破声闻执
无苦集灭道
这段经文是告诉小乘的声闻圣人,应该在通达无我法空的义理之后,舍离「苦集灭道」的四谛法。因为在实相理体中,既己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既空,则自然没有所生的事实—苦集,则又何须能灭的方法—道灭。
(七)破菩萨执
无智亦无得
这段经文是告诉权教菩萨为求究竟解脱,应离「无智亦无得」的菩萨法。晓谕他们认识真空理体本是不增不减,永恒不变的,从来就没有所谓「悟时为增、迷时为减」的生灭妄相,所以要领悟「无智亦无得」的境域。
三、菩萨修般若所证得的涅槃妙果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这段经文是说明凡夫、小乘圣人及权教菩萨修习此法门所证得的「涅槃妙果」。我们若依着深般若的智慧,修习到彼岸的这个法门,心里自然清清净净,不会有一点点烦恼罣碍。如此一定能远离颠倒梦想,达到等觉菩萨的果位。
四、诸佛修般若所证得的菩提智果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段经文是说明诸佛修习此法门所证得的「菩提智果」。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成佛前达到等觉菩萨的果位,都是依此般若智慧,修习到彼岸的这个法门,自然可以修得超出九法界众生成佛的无上、 正等、正觉的菩提果位,究竟成佛。
五、总结本经殊胜功能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段经文是赞叹本经殊胜的功德。说明般若波罗蜜多,是超越宇宙人生的伟大的咒语,这个咒语的功能真的能息灭一切诸苦,那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绝对没有丝毫虚假。
(贰)秘密般若: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本经的结尾是一段不可言说、无法尽言的咒语,而咒语是诸佛不可思议的心法,唯佛与佛始能通透,无须解释,我们只宜密持密受,一心虔诚持诵,等到功夫到家,因缘成熟,自能成就一切不可思议功德。
五、明效益
依六度般若波罗蜜多修持本经,最终的目的固在渡苦海、证涅槃而圆成佛果。但未成佛前,本经的「显了般若」能令诵者生智慧,灭烦恼。「秘密般若」则能令诵者获享福报,灭罪消业。因此本经的效益除了可成佛果外,就是在「灭二障、成二严」。二障者,烦恼障、罪业障;二严者,福德与智慧。无论烦恼障、罪业障,均能障善法、碍圣道,使我们修善法、修佛道都难以成就,所以必须彻底除去。
(壹)烦恼障 可分为二大部分:十缠及十使。
(一)十缠者:缠者就像绳子将我们缠缚得紧紧的,共有十项:
1、无惭:自己做了犯戒的事,心中不感到羞耻。
2、无愧:犯戒的事做多了,失去了羞耻心,被人发觉心中也觉得无所谓,不见怖畏。
3、嫉:就是嫉忌心,见不得人做得比自己好。
4、悭吝:自己的财物不舍得布施。
5、悔:做了善法后心生后悔。
6、睡眠:贪睡不醒。
7、掉举:轻浮妄动。
8、昏沉:轻睡眠,整天昏昏沉沉没有精神。
9、瞋恚:任意乱发脾气。
10、覆:掩盖过失而不肯忏悔。
(二)十使者:使者,就像鞭子一样驱赶着我们,又分五钝使及五利使。今分述如下:
1、五钝使:即贪、瞋、痴、慢、疑五种根本烦恼,大多是积累多生劫来的习性,不易断除。
(1)贪:贪者,贪爱五欲。
(2)瞋:瞋者,瞋恚无忍。
(3)痴:痴者,愚痴无明。
(4)慢:慢者,傲慢自大。
(5)疑:疑者,狐疑猜忌。
2、五利使:这五使生得快,但断得也快。
(1)身见:执着身体为我所有。
(2)边见:执着偏到一边,若不落于断见,即落于常见。
(3)邪见:偏邪不正,不信因果存在。
(4)见取见:上面的「见」是见了一部份道理,
下面的「见」是起了这种知见,意即有些人见到一部份道理,就以为他什么道理都了解了。
(5)戒禁取见:外道执着他自己的戒律最周徧正确。
(贰)罪业障:可分为罪与业二种。
一、罪:是指五逆重罪:一为弒父(杀害父亲)、二为弒母(杀害母亲)、三为弒阿罗汉(杀害得道的圣人)、四破和合僧(破坏出家人的僧团)、五为恶心出佛身血(故意恶心破坏佛像)。
二、业:则有十。
(一)身者三:杀、盗、婬。
(二)口者四:妄言(说谎话)、绮语(说不正当的话)、两舌(挑拨是非)、恶口(说骂人的话)。
(三)意者三:贪、瞋、痴。
持诵心经,当可生智慧, 灭烦恼障,灭罪业障,得福报,圆成佛果。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