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慧斌:《浅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显了般若”(1)

辛亥革命网 2021-11-24 12:23 来源:慧斌:《浅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作者:慧斌 查看:

解析“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本书作者  三宝弟子慧斌,系辛亥先驱向海潜哲嗣向榕铮,湖北黄石大冶人,现居台湾台北,潜心佛学。其亦为台湾辛亥武昌首义同志会荣誉理事长,多年来为海峡和平奔波两岸。

 




(一)、略标纲要
 
 
经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解题
 

本段是「显了般若」的「略标纲要」,也就是简略的标举出本经的大纲、宗要。全部《心经》最紧要的道理,也就是这几句经文,我们如了解清楚,全部《心经》的道理,也就可以清楚了解一个大概的轮廓了。

 
注解
 

观自在菩萨  即观世音菩萨。因为从悲德言,菩萨大悲济世,寻声救苦,故名观世音菩萨;但从智德言,菩萨智慧广大,观照无碍,故名观自在菩萨。

菩萨  本为梵语「菩提萨埵」,「菩提」译为中文,应是「觉」义,「萨埵」应是「众生」义,因国人喜简单,故高僧简译为「菩萨」,合起来就是「觉悟有情的众生」;也就是以般若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修六度波罗蜜,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人。因为他一方面勇猛精进地修习对治烦恼生死的法门,一方面无畏地深入五浊恶世,除众生之苦,示以利乐众生,他就是佛的大乘弟子。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行」是修行之意,即这位菩萨修行的是何种法门。此是指观自在菩萨所修的法门是「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大乘、圆顿行门。

照见  欲明「照见」,须先说明「观照」之意。「观」是思惟,而「照」则有「照住」「照见」二义。思惟久了,心寄一处,即是「照住」;当功夫修成时,即谓「照见」。所以大抵照见是由照住而来,而照住则是因思惟而得。因此经文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蕴  「蕴」者,积聚之义。积聚色、受、想、行、识等众多的妄想烦恼于一心,故不得自在。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将「蕴」译为「阴」,覆盖之意。阴暗不明的妄想烦恼,覆盖我们清净的般若佛性,故众生长于阴暗无明中生活,永受轮回之苦。惟觉法师说:「佛性如太阳,妄想烦恼如乌云,当乌云遮日时,我们看不见太阳,但太阳依然存在,当乌云散去,太阳又重现光芒。我们执着妄想烦恼,所以见不到佛性,一旦我们观照五蕴皆空,就像乌云散尽,妄想烦恼也就了无踪影,自然能见我们清净的般若佛性。」

五蕴  所谓「五蕴」者,为色、受、想、行、识五法。五蕴中「色」属外界的色法;「受、想、行、识」属内心的心法。宇宙间所有的一切形形色色,都属物质现象的「色法」。而大凡举心动念,都属精神作用的「心法」。简言之,此五法就是众生的色身与妄想心的身、心二法,佛将世间万法,均总括其中称为「五蕴」。〈心得分享中会详为说明〉

空   佛教对「空」的解释至为深奥,而「空」正是佛教的核心观念。此处讲的「空」,是指空性而言,简单的说,并不是指一切没有的「断灭空」,也不是邪见人所执的「邪见空」,而是妙有的「真空」。

苦厄「苦」是生死苦果,能逼迫人的身心。「厄」是指人所遭遇的祸患险难,即烦恼苦因,能厄缚众生。所以「苦厄」,即是指三界以内的众生所受的种种苦。此苦皆由五蕴不空而起,由于众生妄认五蕴不空,即生贪瞋痴等烦恼。因有烦恼,即种苦因,由种苦因,即生苦果。


 
语释
 

「观自在菩萨」,他修习大乘佛法,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波罗蜜。经过很长的时间,修持到了极深的境地,破了我执、再破法执,更断除三界内外的烦恼,了脱变易生死。观照到五蕴皆空,达到究竟圆满真空的境界。

五蕴身心既为一切众生造业受苦的总根源,现在菩萨既然照见五蕴皆空,观空了一切众生造业受苦的总根源,而众生也经菩萨开示明白了一切苦厄产生的根源,自然会趋吉避凶,不再去妄造恶业使自己遭受苦厄,所以菩萨不但为自己,也为众生解脱及超出了一切的苦恼及祸患险难。


 

 
 

心得分享


一、本经首句「观自在菩萨」,即在揭示本经是在说明是那位菩萨在宣说他修行的经过;次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则说明这位菩萨所修的法门;再讲「照见五蕴皆空」,是说这位菩萨修观行到达了什么程度—到达了照见五蕴皆空的境界。

他不但把五蕴和合的假我观空,连五蕴的本身也观空。最后「度一切苦厄」。即是说明这位菩萨修观行所得的利益,不但自己度脱了三界以内的分段生死〈分段就是有期限的意思,分段生死,是指三界里面六道众生的形体和业报,在这一道里头死了,又投生到另一道里头去,都跟了前生所造的善业恶业,各种因缘果报,转变他的寿数及形体,如变人变畜牲〉,就连三界以外的变易生死也度脱了〈变易生死,是指三界以外众生的生死,变易,是变换的意思,就是他的生死只是变换埸域身分而已。像声闻的初果,修上去得到二果的地位,再修上去到三果、四果的地位,身形果报换了,形相也跟着变换了,就称变易生死〉。还度脱了一切众生的苦难。

二、「观自在菩萨」或称「观世音菩萨」,都是国人熟知的同一位菩萨,依《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这位菩萨在无量劫前早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

因其悲心,故倒驾慈航,再来娑婆世界,现菩萨身,助释迦牟尼佛宣化佛法、救度众生。由于这位菩萨的梵文称Avalokitesvara,译为中文有「世间声音」及「自在」之意。「观」并非用眼看,而是以内心观照、查察,有「了达」之意。

《普门品》中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皆得解脱」。因这位菩萨有此悲智双运、闻声救苦之心愿,故以前多译为「观世音菩萨」。但玄奘法师译《心经》时,认为这位菩萨梵文中既有「自在」之意,而中文「自在」即解脱、无碍之义,且这位菩萨已经从修行中能够「观」察诸法实相之理,証得大解脱、大自在,神通广大,不为境界所转,并能够观察世人的心意,救度迷苦众生,除却众生的烦恼,具有「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悲心,故译为「观自在菩萨」。

而民初弘一法师更明确的说:「就智言,菩萨观理事无碍之境,而了达自在,此是自利之妙用;就悲言,菩萨观一切众生之机,而化度自在,此是利他之妙用。由于这位菩萨悲、智双运,自利利他,故得观自在之名。」

而斌宗法师认为就本经说:「因菩萨行深般若,能以甚深胜慧,照见五蕴身心空寂,度脱一切苦厄,得大解脱,自在二字由此得名。菩萨的自在妙用,纯然由于照见蕴空所得来,何以故?以其能了达五蕴虚妄不实,所以不生执着,不被所转,因而获到解脱自在,故本经以观自在菩萨称之。」

此外信众对「观自在菩萨」究竟系男身或女身存有疑虑?在广本心经中,佛陀及舍利弗均曾称「观自在菩萨」为善男子,太虚大师曾赞「观世音菩萨」为勇猛大丈夫,道源法师亦有:「勇猛丈夫观世音,悲心妙相无等伦,三十二应六法界,十四无畏度众生」的偈语。所以「观自在菩萨」本为男相,但因「观世音菩萨」在我国救苦救难的感应很多,且多显现为一位老太太或慈祥的女士,为了表现菩萨的慈悲,唐朝吴道子画了一幅白衣观音像,画得很庄严慈祥,非常受欢迎,许多人迎回家中供奉,自此「观世音菩萨」多塑为女像。其实祇有欲界的凡夫,才有男相女相之分,菩萨是没有性别可言的。因为菩萨成就了佛果之后,也同时成就了三十二相应身的菩萨法门,因大慈悲心的关系,常以三十二应身相,显现各种形相来度化众生,所以「观自在菩萨」无所谓男身或女身,他就是菩萨法身。

三、佛教修习的法门甚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只要认真修持,皆可成佛。但若依「小乘」、「大乘」法门分:小乘行是以修四谛、修十二因缘,求证罗汉、辟支弗,只求自身出三界、脱生死,自利而不利他。大乘行则是以修六度万行,普度众生,求证佛果,不但自觉、还要觉他。如依「渐次行」及「圆顿行」分:渐次行又名徧成行,依十信、十住……以至等觉、妙觉,次第修习以致成佛。而圆顿行,又名顿成行,认佛理是不可分的整体,故对它的觉悟也是不可分的,即一旦体悟佛法的真理,即可突然觉悟,顿成佛果。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深般若波罗蜜多」是指大乘行门、圆顿行门。

四、一般讲经者多认「般若波罗蜜多」可分深、浅二种,小乘圣人修行的是「浅般若波罗蜜多」,又称「共般若」,复称「人空般若」,是佛对声闻、缘觉及初心菩萨共同所说的般若,其义浅,这些凡夫或圣人在发菩提心后,渐次修行,行观照审查,自心常在,扫除妄念、专住佛境,发现真心。但这只能断除三界以内见惑、思惑的烦恼,了脱分段生死;而三界以外的尘沙惑、无明惑两种烦恼,他没有能断除,变易生死他也没有了断;但破我执,未破法执;但见于空,不见不空;只做到我空,而不能做到法空;只能说我执己断,但法执未断,故俗称「浅般若」。而大乘菩萨修行的是「深般若波罗蜜多」,又称「不共般若」,复称「法空般若」,其义甚深,但这也是渐次修持而来的,先在无意中作意念守持,不为外界所牵动,再进一步扫除妄情,观照现前的身心世界,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幻化不实的,一切境界都要观空,做到心、境两忘,这种功夫到纯熟而转深,便可一切妄念消除,生出妙智妙慧;不但观察到我空,还观察到法空、空空;不但把那个五蕴和合的假我观空,连五蕴的本性也把它观空,就是把五蕴法都澈底照空。

如是则三惑圆断、分段变易二死永亡,证入中道实相第一义空,达于涅槃,这就是大乘菩萨所修持,俗称的「深般若」。但元音居士认为深、浅是相对的,是有限量、有边际、有分别的。这里的深,是甚深广大之意,意即:观自在菩萨启用众生皆具有的无上般若妙智,照破了无明,以通世法、出世法圆融无碍的真智与真理契合,消除我执、法执,了却分段、变易二死,到达了生死苦海的彼岸之上,真正得大自在。


 


 

五、五蕴所谓「五蕴」者,为色、受、想、行、识五法。


兹分述如下:

(一)色者,以「质碍」为义。眼晴所看见而有形体,占有空间,有质量,有障碍的东西都称「色法」。因此,内而我们的身体,外而山河大地、日常用品,甚至取舍屈伸等动作,均为「色法。」

(二)受者,以「领纳」为义。领受纳受外面的境界,而心所起的作用,是初念的阶段,即五根对外界五尘事物直觉的感受,尚未到达「想」的阶段。譬如进到一间房间,眼睛看到一个会动的东西站在那,此时只是看见那个东西,但直觉不喜欢,觉得碍眼;或吃到辛辣的食物,直觉很辣很难受,这些都是苦受,(当然还有乐受、不苦不乐受),此时尚未判断它是何物,这就是「受」。

(三)者,以「审思取像」为义。就是平常讲的记忆或观念,即对已受的境界,在心中依所经历事物存在的记忆或观念重加分别想象。如前例,我看到这个会动的东西站在那,透过「想」的作用,使我知道他就是人,还可以判断这个人是张三,他是我最讨厌的人;同样,当吃到辛辣的食物,经过「想」的作用,可以知道这是辣椒,是我不喜欢的食物,这就是「想」。

(四)者,以「造作」为义,亦称「末那识」。就是平常讲的打主意,即对将来要做的事心中所作的盘算。如前例「想」既告诉我张三是我最讨厌的人,于是「作」就告诉我应该做什么动作,如指令我掉头就走。如辣椒很辣,指令就要我不要再吃,或赶快吐出来,这就是「行」。

(五)者,以「了别」为义,亦称「阿赖耶识」。对外界事物能明了分别,并且犹如计算机的记忆体,将这事无论善恶都记在存储器中,永远跟随我们轮回生死,下一世就据此而受果报,这就是「识」。民初,弘一法师将五蕴造成凡夫的轮回说明如下:由外境色—而感着种种受;由种种受—而引起种种想;由种种想—而发起种种行;由种种行—而薰习内心之识;由内心之识—而变成外境之色。

六、初修众常有一个疑问,修行为什么要除五蕴呢?因五蕴全由妄想心造成,皆是因缘所生之法,所谓色从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识亦由妄想分别而有,故无自性,并非真实体。

《大般若经》曾将五蕴作个比喻:「色如聚沫(喻人体如水沫,一吹即破);受如水泡(喻众生所受苦乐如水泡,风停即灭);想如阳燄(喻众生所想皆属妄想,如大太阳下的海市蜃楼,迅即幻灭);行如芭蕉(喻众生妄念迁流,所造诸行,虚脆不实);识如幻事(喻众生识心所分别的诸法,本非实有,皆属妄想)。但凡夫不明究竟,迷于五蕴身、心二法,执以为真,致真性为此念心污染,终不能见如来。所以我们修行人不但要把五蕴和合的假我观空,连五蕴本身也要观空。

道源法师举古人的譬喻来说明:「众生起我执,等于五根线合成一条绳子,众生执着习惯,认为这条绳子是真实的,你把绳子一一分开,是五根线,绳子的相空了,就证得我空。佛向大乘弟子说,不但绳子是空的,连那五根线也是空的。你再把线分解开,都是些纤维,没有本体自性,当体是空的。大乘照见五蕴皆空,连那五根线都照空。」

七、「空」就佛教来说,其意义非常深奥,现谨就「事」与「理」两方面说明空的道理:

(一)就「事」的方面说:「空」是虚妄不实之意,五蕴的「现象」都是因缘而生,缘尽则灭,都是一种生灭无常的「幻相」,既非恒常不变,也没有实在的本体自性,所以说「空」。

如果五蕴的现象都是真实不虚的,那就应是恒常不变的,而且不论何时、何地、何人所见都该相同。但五蕴的现象并非如此,这些虚空之相,乃是真如实性表现于外的相,如餐桌上美丽的冰雕,迷者只见冰雕美丽而不见其本体(实性)的水(以水为本体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其实水的本体仍是H2O),一旦席散,冰雕弃之于地又变回水,水经蒸发变为水气,上升至空中又变为云,云遇冷则为雨,雨下至地面又成本体的水。所以冰雕、水气、云雨,都是本体水表现于外的相而己,足见外相是一直在变动的,但本体(水)则是恒常不变的。

此外每人见到冬天的冰河,他的感觉也不一样,失意的人,寒冬见冰河,顿觉愁云惨雾,倍觉凄凉。但得意者则又感雪景迷人,颇富诗情画意。所以佛家所说的空,不是没有的「断灭空」,而是「妙有的空」。

(二)就「理」的方面说:「空」是指真空实相的第一义空,因为虚幻之相虽是一种假相,但它的当体(性)仍是真空理体。

佛家认为空相的后面不是没有,而是—真空理体,虽因缘而生,缘尽则灭,是一种生灭无常的幻相,但是一切事物的基础、依据,一切事物由此而生,且超越时间、空间、恒常不变的。「相」却是「体」表现于外的形相,所以两者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所谓「相非性(体)不融,性非相不显,离相即无性,离性亦无相。」

譬如前述的水,起风为浪,遇冷成冰,受热化气,这些相(浪、冰、气)都是体(水)表现于外的形相而己,一旦这些因缘(风、冷、热)消失,则相(浪、冰、气)又统统变回水(本体)。

如果没有这些虚假的浪、冰、气的外相,我们又如何感受到体—水的存在呢?所以佛家要我们虽不要被眼前的假相所骗,而误以为真实。但对这些虚假之相,不是要去消灭它,而是不可执着。将虚假之相执着为真,固然不对,但将相执着为虚无的断灭空也不对。

因为人的五蕴之身,也是业力所成,系由过去累世业力习气熏染才凝集而成,所以因缘凑合就是相的特性,就是空性。

我们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处于前后无际的因果关系之中,一切色质都是因缘果报所生,所以因缘果报是真实不虚的,也是人类社会建立伦理道德的基础,是不可用断灭空的理论来取代它的。


 

我当于一切众生犹如慈母 弘一法师/书

 

再就佛法的三谛来说明的道理,三谛就是真谛、俗谛、中谛三种:

〈一〉、俗谛:所有一切法〈如冰雕〉,都是人的妄心所变现出来的,这种妄心所变现出来的一切法,都是妄相。纵使是妄相,但它还是有个相,所以凡夫信以为有,但这种是假有,不是真实的有,这叫「俗谛」。

〈二〉、真谛:佛教圣贤了达缘起性空的道理,知道所有一切法,其实在都是空的,只是表相而己,这个空,不是没有的空,而是只有虚妄相的空,但其实它的本体- 性, 仍是真实存在的,即是自己的「真如本性」,这叫「真谛」。

〈三〉、中谛: 是真的空,不碍假的有。假的有,不碍真的空。空与有相互融合,因为真谛的空是不空而空,所以叫真空,俗谛的有,是非有而有,所以叫妙有。真空是法的实性,妙有是法的虚相。因性是相的本体,相是性的作用,没有性,就不能现出相来;同样,没有相,也就不能显出性来,因此性相融通,就是「中谛」,就是佛家常说的:「真空不空即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教中称为「中道第一义谛」。

八、佛经上说三界以内的众生所受的「苦厄」,可归纳为三种苦,即苦苦、乐苦、行苦,兹分述如下:

(一)苦苦是指身心受到摧残,痛苦难熬,如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所受的苦。

(二)乐苦是乐境失去后所感受的苦,因乐非永恒,乐坏苦生,故名乐苦。如天人寿命享尽,下来受苦;又如大富豪忽然破产,即为乐苦。

(三)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时刻在变,不得安定,故无常是苦。

欲界三苦俱全,色界有乐、行二苦,而无色界只有行苦。如果专讲人生,则有八苦,其中有四种苦,是人人都有的,叫平等苦。就是:

(一)生苦:出生之时,有如刀割。

(二)老苦:力弱形枯,神衰智钝。

(三)病苦:诸根痛患,坐卧不安。

(四)死苦:四大分离,抽筋拆骨。

另四种苦是因各人的果报不一而有差别,叫差别苦。就是:

(一)爱别离苦:与自己恩爱的人离别,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二)怨憎会苦:怨是和你结冤仇的人,憎是你讨厌的人,如果你不得不和这两种人在一起相处,一定会很痛苦。

(三)求不得苦:自己所祈求的都不能得到满足,也是一件痛苦的事。

(四)五蕴炽盛苦:色、受、想、行、识五蕴炽盛,如火炽然,焚烧身心,使得身心浮躁不安,也是一种苦。


 
 
 




——待续——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