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谭嗣同:仁学界说(二十七界)

辛亥革命网 2021-12-03 08:54 来源:南京论坛NJF 作者:谭嗣同 查看:

仁以通为第一义,通之象为平等,通则必尊灵魂,平等则体魄可为灵魂。

  《仁学》最早的单行本,1901年10月10日由”国民报社出洋学生编辑所“发行,被称为国民报社本。汤志钧认为其来源是梁启超的副本。《仁学》在《清议报》第一百册刊登完后,索补者络绎不绝,因而出现《清议报全编》本,由横滨新民社辑印。凡是《清议报》删节、误植、重复者被改正。1954年3月三联书店出版《谭嗣同全集》,《仁学》被列在第一卷。此版本脱漏疏误之处颇多。此后因谭嗣同的手札豫信件被发现,《全集》被再版,增订了约四分之一的内容。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仁学》单行本。该版本采用国民报社本重印,标点以三联书店《谭嗣同全集》为依据,同时两本互校,发现歧义之处。1981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蔡尚思、方行主编的《谭嗣同全集》增刊本上下册,《仁学》收入下册。该版本同意汤志钧的看法,认为国民报社本及两种签字排印本沿用梁启超的副本,错误较多,于是以《亚东时报》本为底本,与《清议报》本、《国民报》本对校,择善而从,校注说明,原刊避讳缺字,也予以补出。1983年3月,中华书局又出版周振甫的《谭嗣同文选注》,《仁学》也被收录在内。以1958年中华书局《仁学》单行本为底本,为全书作详注。1998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印永清评注的《仁学》,该书选自中华书局1981年《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也参照了周振甫的选注本,分段有变动。此外台湾1985年台北中华书局出版《仁学》,1962年文海出版社影印出版陈乃乾编的《仁学》,采用盐城印弯章立斋校刊本,1977年华世出版社出版《谭嗣同全集》。(摘自吴海兰《仁学评介》)

  2002年吴海兰评注谭嗣同《仁学》以中华书局编《谭嗣同全集》本为底本,并参考了以上所述的已有的整理与注释的成果。

  本次注释之版本参考《亚东时报》之底本。为便于读者清晰辨读,尽可能排列舒朗,分节不拘。注释主要取自吴海兰之成果(《谭嗣同著仁学——吴海兰评注》,罗炳良主编《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兼参考张维新、张玉亮:《仁学汇校本》(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年)
 



《亚东时报》首刊《仁学》之第五号


《亚东时报》第五号目录(目录中并无《仁学》,可知为临时补刊者)
 
  —、仁以通为第一义。以太也、电也、心力也,皆指出所以通之具。
  ①以太:是英ether的音译。中国近代以以太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一种哲学理论。最早岀现于古希腊哲学,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中被人们作为一种假设的物质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后被爱因斯坦相对论否定。
  二、以太也、电也,粗浅之具也,借其名以质心力。
  三、通之义,以“道通为一”为最浑括。
  四、通有四义:中外通,多取其义于《春秋》,以太平世远近大小若一故也;上下通,男女内外通,多取其义于《易》,以阳下阴吉、阴下阳吝、泰否之类故也;人我通,多取其义于佛经,以“无人相,无我相”故也。
  ②《春秋》:编年体史书,相传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记载了自鲁隐公至哀公等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的史事。叙事极简,多褒贬。为六经之一。此处指《春秋公羊传》。
  ③太平世:董仲舒将春秋时的历史分为三类:所见、所闻、所传闻。何休阐发,以所传闻为太平世。康有为以资产阶级进化论比附公羊三世说,认为太平世为民主共和时代。 
  ④《易》:即《周易》,也叫《易经》,六经之一。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主要通过象征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 然现象的八卦形式以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以阴阳二气的交感作用为产生万物的本源。西汉经传分开,后来合而为一。
  五、“仁”亦名也,然不可以名名也。恶名名者,故恶名;知恶名,几无仁学。
  六、不识仁,故为名乱;乱于名,故不通。 
  七、通之象为平等。
  八、通则必尊灵魂,平等则体魄可为灵魂。
  九、灵魂,智慧之属也;体魄,业识之属也。
  十、智慧生于仁。
  十一、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
  ⑤唯心:佛教语。佛教认为,一切诸法(即万事万物)都出自内心,都是心造的,心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故称唯心。
  ⑥唯识:佛教语。梵语摩怛剌多,义译为唯;梵语思若底,义译为识。唯训简别,简别识外无法;识训了别,了别之心,略为三种,广有八种,谓之识。
  十二、仁者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十三、不生不灭,仁之体。
  十四、不生与不灭平等,则生与灭平等,生灭与不生 不灭亦平等。 
  十五、生近于新,灭近于逝;新与逝平等,故过去与未来平等。
  十六、有过去,有未来,无现在;过去、未来皆现在。
  十七、仁一而已,凡对待之词,皆当破之。
  ⑦对待:矛盾双方的对立与排斥。方以智提出无对待在对待中。无对待指超越对立与排斥。
  十八、破对待,当参伍错综其对待。
  十九、参伍错综其对待,故迷而不知平等。
  二十、参伍错综其对待,然后平等。
  二十一、无对待,然后平等。
  二十二、无无,然后平等。
  二十三、平等生万化,代数之方程式是也。其为物不贰,故生物不测。不贰则无对待,不测则参伍错综其对待。代数如权衡然,参伍错综之不已,必平等,则无无。 
  试依第十四条“不生与不灭平等,则生与灭平等,生灭与不生不灭亦平等”之理,用代数演之。命生为甲,命灭为乙,不字为乘数,列式如下:

 

 


 

    二十四、平等者,致一之谓也。一则通矣,通则仁矣。
  二十五、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
   《华严》:即《华严经》,佛经之一,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以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有三种译本:东晋佛驮跋陀罗译本、唐宝叉难陀译本与唐般若译本。
  ⑨ 心宗:佛教心宗的略称,即禅宗。由神秀所别创,流行于南方,又称南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号为顿门,故称心宗
  ⑩相宗:即法相宗,又称唯识宗。创始人为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主张以三相(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圆成实相)解释宇宙万物,故又称三相宗。把世界一切现象归结为的作用,不承认有离开识的客观物质世界存在。因二人住慈恩寺,又号慈恩宗。主要经典为《华严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 
  ⑪《新约》:基督教《圣经》的后部,通过耶稣基督而与信者另立的新约。
   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 王船山、黄梨洲之书
  ⑫ 《春秋公羊传》:也叫《公羊传》或《公羊春秋》。相传为战国齐人公羊高所著,专门阐释《春秋》。最初口头流传,汉初成书。清末庄存与、刘逢禄、龚自珍、魏源借其微言大义来说经,议论时政。 
  ⑬ 《礼记》:西汉人戴圣编定,共四十九篇,采自先秦旧籍。被称为小戴记,以区别于戴德的《礼记》,即大戴记。
  ⑭ 陶渊明:即陶潜(?—427,字渊明,又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不谙仕途,不附权贵,辞官隐居,与周续之、刘遗民共称寻阳三隐。有《陶渊明集》行于世。
  ⑮ 周茂叔:即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著有《太极图说》及《通书》。
  ⑯ 张横渠:即张载10201077,字子厚,北宋凤翔鄒县横渠镇人,学者称为横渠先生,是理学家。著有《正蒙》、《西铭》、《易说》、《经学理窟》及《语录》等,后人编为《张子全书》。
  ⑰ 陆子静:即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南宋理学家。学者称为象山先生,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⑱王阳明:即王守仁1472—1528),明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主张以心为本体,提倡良知良能格物致知,自求于心,反对朱熹的外心以求理,提岀求理于吾心的知行合一说。世称其创立的学派为姚江学派。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学者称其阳明先生。卒谥文成。著有《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
  ⑲ 王船山:即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之一。字而农,明亡后隐居在衡山石船山,学者称其为船山先生。生平所著甚多,清同治年间后人汇刻为《船山遗书》。 
  ⑳ 黄梨洲:即黄宗羲1610—1695,明末清初人,与王夫之、顾炎武并称三大思想家,字太冲,号梨洲,曾参加抗清,著有《明夷待访录》,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在清末影响很大。另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
   二十六、算学即不深,而不可不习几何学,盖论事办事之条段在是矣。
  二七、格致即不精,而不可不知天文、地舆㉑、全体㉒、心灵四学㉓,盖群学、群教之门径在是矣。
    地舆:即地理学。
  ㉒ 全体:即生理学。 
  ㉓ 心灵:即心理学。
 
 
—待续—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