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顾则徐 | 杂论北方辛亥革命之变局

辛亥革命网 2021-12-10 09:08 来源:南京论坛NJF 作者:顾则徐 查看:

辛亥变局乃晚清变局之尾声,其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军事。

历 / 史 / 可 / 以 / 是 / 仁 / 慈 / 的

 

 

1906年彰德秋操场景 。此次秋操,时人评价“北军以勇气胜,南军以学问胜”。图中右一为袁世凯。

  近日有幸读到台湾政治大学林能士先生的文章《辛亥革命时期北方地区的革命活动》。这是少见的颇具视野的北方辛亥研究,体例宏大,亦较为系统与全面。此文应是林能士先生早年所作,所持还是革命党立场的向来基调。
  由林能士先生此文引发一些联想,论辛亥变局,革命论者把贡献尽数归于革命党,如此论史,恐不能立于历史演变之实地。
 

 

文章作者 / 顾则徐   图片/ 《申报》等

编辑 / 南京论坛NJF

 

1
南北有别
  · 晚清变局,始于开埠。
  元以后,中国南北之别至晚清而加剧。晚清变局,始于开埠,清室不容卧榻之侧,所开之埠不布于北方,以南方为盛。首开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埠皆在南方。
  满清执行改土归流,封闭山间之僮、苗、彝诸族被冲击,汉化而不尽汉化,这又是南北差别之一种极大背景。
  基督教之传播渗入沿海、内地;洪秀全之邪教化于西南,裹胁于南方,此为南北裂变之大事件。
  镇压太平天国时,湘淮军为主力,镇压虽成,却已骑虎,南方汉人颠覆满清之心已成,故有人欲曾国藩自为汉皇。尚无成熟形势,曾国藩解散湘军以示无志,但镇压太平天国之时封赏将校极多,一旦归于平民,则湖湘之间遍野善战之士,或为土豪,或为山匪,华中之乱局基础奠定。此为曾国藩不得已改变历史之举,其得已改变历史之举则在主张洋务。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第一代洋务,其举洋务主要在南方,由此南北更生差别。至老年之李鸿章及张之洞、丁宝桢、沈葆桢、袁世凯、端方、岑春煊、锡良等第二代,洋务蓬勃,虽然北方亦大展开,但南方已成鼎势,义和拳之变而有东南自保之举发生。

东南互保省分(亦作省份)
  东南互保不仅是南方汉官宣示异见,异见宣示必须基于政治、刑律安危考量,其基础是已经不能触碰之实力,深处则意味着一种潜伏意志:人身因此不危则继续效忠,因此而危则反。
  故当其时,便有海外流亡者运动李鸿章、张之洞等秘密活动发生。其有交流,岂是李、张之流无意?东南自保得成功,若形势往对立发展,意味着满人政权被颠覆已成定局。
  洋务兴后,外出使节渐多,引来人才蜂拥,所谓淫巧奇技布于沿海街巷。翻译、新闻纸不再是洋人专为,清人亦为此事。书院本以南方为盛,由此而新式,终于酿成学术丕变,岭南、江浙、两湖乃至川滇,新学术、新意识崛起,北方虽有新元素传播,却不能成为气候。
2
南北新军之不同
  · 辛亥变局乃晚清变局之尾声,其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军事。
  学者常论武装运动之成败,首在人心。然人心务必落到兵力、枪弹、战术、粮草等等实处,绝非言论文章、组织团体即可以成就。故其经营不在一蹴而就,乃常年积累为形势、实力,方得气候,有一战、再战之能力。无形势、实力,虽然人心倾向,文章洛阳纸贵,一当决心镇压,屠刀之下,即顿成齑粉,萎为泥土。不明此理之理论家甚多,故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之说。不明此理而论史,岂能明辨?
  至八国联军之役后,无论南北,皆新潮涌动,其中,以学校、留学最为紧要。北方洋务以袁世凯继李鸿章为领袖,形成北洋群体。北洋虽然涉及其它,但主责在拱卫京畿,故其特征为军事。由于身处权力核心圈,需要权力集中且应付权力干涉,袁世凯虽然大力建设,但不过主干而旁支发展,体系庞大,实为单一,从而形成视袁世凯为领袖之忠诚系统。
  南方则不然,有张之洞、端方、岑春煊、锡良等多人为主要,缤纷庞杂,不仅注意军事,更注意非军事之文化,人才辈出,各有渊源而不相忠诚。裂变之因,由此在南方播种。故论颠覆满清,实由张之洞、端方、岑春煊、锡良等督抚制造。岑春煊又有特点,其在晋、陕之开拓,令晋、陕在北方异端。
  新军之建设、组建,南方晚、弱于北洋。张之洞于新军,可谓竭尽心血,然而至辛亥,不过一镇一协,难望袁世凯之北洋项背,北洋核心武装即有编制完备第一至第六镇。江苏最盛,江宁、江北各一镇,苏州一协。滇、川各成一镇,南方以云南第十九镇承有多事之边疆捍卫责任,最为精锐。闽、浙各一镇,不过初成。广东名为一镇一协,所谓一镇不过巡防改编,真正得新式训练之新军实在为一协。其它,皆不成镇,或名为镇而实不过一协。
  然而,正因为晚起于北洋,故南方于建军、练军有急促之心,日本士官毕业人才广泛使用,且这些人才有此处不爽便去他处之骄傲,经年流动之后,以致南方新军形式散而精神凝聚,以同学、校友、师生之关系形成一无形网络,比较北洋充满生机,战术水准比之北洋将领长于机灵。由此,南方新军基本控制在以士官人才为网络核心的体系手中,故辛亥南方新军士官出身将领(职务多在管带至协统之间)举义,即遥相呼应,立时望风披靡。
  辛亥期间,凡新军建设优越的省份较平稳,凡新军建设较劣之省份则动乱。动乱之原因,在举义不是新军为主力时,多由帮会、土匪、盲流为主力。
  辛亥南方之成功,有其深厚之背景,日积成形势。论人为,则在洋务之基础,革命党之奋斗,其能广泛联合则在立宪主义成为共识,但这一切之酿成辛亥结果,则决定于落到新军建设、训练和控制这一实地上。事功之成效,人心、宣传皆极重要,但不能落到军队实地,军队为镇压力量,则一切不过烟云;军队为革命力量,一切形势、努力方成正果。
  参之北方,落到实地最成效者仅山西,姚鸿法及阎锡山等士官出身者得掌兵权,但山西之新军建设名为一镇,实尚一协,力量寡小,故辛亥举义遭进攻便退避。
  陕西新军亦仅一协,且士官生张凤翙不过管带,新军不为主力。陕西帮会发达,刀客游走,革命党联络之,万炳南、张云山等便成主力,革命得成,但是虽成而乌合,不足与谋国事。
  河南新军名为一镇,实为一协,士官出身的协统领应龙翔五月到任,不过孤家寡人,毫无基础,但文人之革命党人张钟端等人奋激,不明军事实地,欲推举应龙翔举事,应龙翔劝之不听,于是张钟端等文人赴死。
  凡洋务能盛,皆赖于租界之便利,故北方洋务兴旺首先天津,其次青岛,扩展至地区则谓京津、直隶和山东。洋务盛,则立宪盛;立宪盛,则革命党盛。故北方革命党之发展,关内以京津、山东为主要。京津、山东本地之革命党人如徐镜心、丁惟汾等皆文人,努力于宣传、联络,但局面较小,于军事几无作为。

 

北大营新军第三镇阅兵式(马)(《新军旧影》)
 

 


北大营新军第一混成协阅兵式(《新军旧影》) 

 

 

北大营 第二混成协阅兵式(《新军旧影》

 

3
武昌起义后的北方局势
  · 北方军事发生真正成就,因慈禧、光绪薨而发生。 
  慈禧光绪母子去世,袁世凯退而垂钓,虽然遥控北洋,终究不比往日。于是,满人渗透北洋便有机会,但满人并无足够人才,只能寻求于士官出身者,其中以吴禄贞、张绍曾、蓝天蔚最主要,控有北洋核心六镇之第六镇,及发展之第二十镇、奉天一协。三人虽然不能构成北洋主力,但毕竟撬开了北洋系统大门,分出了一块并不能算小的蛋糕。
  由于准备秋操及武昌首义后组建第一军南下,北洋军队发生变动,吴禄贞仅剩驻扎保定一协(李纯第十一协调去进攻武昌),张绍曾驻扎滦州,蓝天蔚驻扎奉天。三人如攻京城,则构成左中右(或前中后)三军,左军吴禄贞、右军蓝天蔚皆只能侧翼掩护,张绍曾主攻。
  但他们仅可一战而无胜算,因为不计京畿及其它武装,北洋另外拱卫京城的尚有第一镇、第二镇之一协(王占元第三协调去进攻武昌)、第四镇之一协(陈光远第八协调去进攻武昌),吴禄贞身后有河南有一协、山东有一镇,蓝天蔚身后有吉林曹锟一镇。
  彼时,中国军队在兵力相当时取胜,即为大奇迹,以少胜多则更为奇迹。更致命在于,三人虽为所辖部队的首脑,但任职长不过一年,短不过数月,下辖部队军官也多不是自己的老部属,难言亲信,宣布反叛时,能否令其听命,并没有把握。所以,若动兵而欲取胜,几无可能。吴、张、蓝之事,亦常常因论者不懂军事,不知当时北洋军力驻扎,不知道三人并非能够控制部属,皆以为他们一攻京城,京城就可以拿下。于是,论史皆南辕北辙。
  张绍曾(1879—1928),字敬舆,直隶大城县人。日本士官学校第一期炮兵科毕业,与吴禄贞(绶卿)、蓝天蔚(秀豪)号称士官三杰。归国后,清室任为督练公所总办,旋授第二十镇统制之职,武昌起义后,他与蓝天蔚等发动滦州兵谏,并密谋与吴禄贞等举兵反清。1911年11月7日吴禄贞被暗杀后避居天津。1913年被大总统袁世凯任命为绥远将军。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916年任北洋政府陆军训练总监。1922年任陆军次长,次年1月任国务总理,一度主张与孙中山协商南北统一,又主张先制宪再选举大总统,为直系军阀曹锟所忌,于6月去职,退居天津。1928年遇刺身亡。
  张绍曾深谋,不动兵而以立宪为号召实行“兵谏”,于是震动全国。其有力在于,动兵虽不能胜,但如果朝廷无立宪转机,而逼使其动兵,则能令众多有立宪念头的北洋军人同情袖手,甚至响应,从而迫使南征、关外的军队勤王,全盘皆变。 
  辛亥期间,军人中张绍曾可谓第一沉勇。张绍曾之计谋,看他绥远平定、征伐蒙人,就可以知道士官三杰并非虚名。可惜他的军事才能,无多少展示机会。
  林能士先生文中写道,党人陈其美分析辛亥、癸丑两次失败的原因时云:“第一第二两次革命,失败原因虽多,但党人不在首都革命,以动摇敌人的基础,使其仍有所凭借,以压制革命力量,实为最大原因。”
  从武装行动言,行首都革命无非四途:
  一,京畿军队政变。这是上策,世界自古首选。此策往往跟宫廷政变混合。
  二,近畿军队政变。此种军队不在京畿,但驻扎不远,突然反叛攻占京城。吴禄贞、张绍曾、蓝天蔚之势,即属于此类。此为首都革命中策。次策机会极少,除非拥有优势兵力,并能速战,不然难能取胜,因为内圈有京畿精兵抵抗,外围有大规模勤王之兵围困。故善战之将无十分把握不行此策。
  三,奇兵突击。军在远道,趁京畿、近畿少警惕,组织一精锐奇兵,秘密穿插,突然出现于城下。此为中下策,无不想有此机会,但难觅机会,通常为孤注一掷之无奈。
  四,宫廷刺杀。非三、两勇士执行暗杀,也不是宫廷政变,而是隐藏输入京城一支突击队,或数十人,或数百人,潜伏接近宫廷,突然围攻之。嘉庆年间八卦教林清即是,此人率200徒众潜入京城,内有数名太监配合,突然杀入宫中。辛亥后章太炎列反清勋烈,将之作第一名。但此种行动不过下策,有震撼、恐惧人心之效,而不能补给于国事。当有大势,京畿周围烽火四燃,方可称为一种斩首战术。 
  武昌首义后十一月京津同盟会组建,此为北方革命党人组织最盛之事,行动中有选择暗杀之举,然终非鼎革国家之正道。汪精卫醒悟,转走政治交通之路,助力于鼎革。后人论史,如以暗杀为主流,不过着当时歪门之路径而已,迷惑于革命即道义之横理。
  袁世凯复出,北洋系统步调因而整齐,稳定北方,和谈南方。张绍曾解职,蓝天蔚孤立于奉天,败而南下,复取鲁东。无论辽东、鲁东,蓝天蔚皆难作为。袁世凯以段祺瑞取代冯国璋,南北相持。此时,辛亥变局焦点已在宫廷。此一问题的解决有其时间紧迫性,时间越长,于北方越不利。随着时间推移,南方政权日形巩固,军队整编、组织日益整齐,从而北伐能力增强;北方则财政日渐紧迫,人心趋散,当南方发生有力之北伐,鲁东蓝天蔚构成侧翼牵制,晋、陕力量则构成侧背威慑。
  诚然,袁世凯有获取政权想法,但获取政权可以有共和、汉皇两种,其又有如何对待清室之犹豫,这不仅涉及个人政治道德,而且涉及满洲、蒙古、青藏之将来。
  1912126日,在前线的北洋领袖段祺瑞,率领众多将领向清廷发出退位实行共和电报,实质性地了结了清廷的残喘。对段祺瑞之行为,一般冠以“袁世凯授意之下”,却无扎实依据。以段祺瑞后来反对帝制复辟之行为,可以推论执行共和是他本人意志,并非是谁可以授意而随便。手握重兵的段祺瑞的共和意志表达,其意义不仅结束了清室最后的希望,也是把袁世凯赶鸭子上架,其必须走共和之路,袁世凯尽可以当总统,但已经不存在取代清室当汉人皇帝、宣布立宪、大赦天下之可能。
  袁世凯数年之后的行为如果发生在1912年初,形势会绝然不同。该时,同情和主张立宪还是中国主流的社会意识,区别不过在于由满人立宪还是由汉人立宪而已。但是,如果促使袁世凯走上汉皇道路,南北大战及拥立新朝、忠于旧朝之混战,必然在中国烽火四起。袁世凯在辛亥变局中可以有此一选择,论史者无人推论。
  故,段祺瑞之贡献,比之张绍曾兵谏更进一步。但是,段祺瑞此一行为,也已经蕴涵着了北洋体系发生深刻裂痕。

 

1911年11月6日 《申报》刊载之《海陆军之调查》

 
 

《近日海陆军之调查》,《申报》(辛亥九月十六日,第一张第一版,第一张第三版)

 

 

|近日海陆军之调查 |

 

  清廷之训练海陆军也亦有年矣。揆其初,原以树国威而销萌孽。然至于今,适足以新旧汉而为光复之资。二十一协振臂夜呼,鄂渚发难而邻省四应。湘鄂皖苏晋秦直诸新军罔不同心起事,应时革命,即或迟迟有待者,亦不肯荷戈,以戕同胞。大业之成,在指顾而。虽曰军人之知方然不可谓非肇造之凭籍也。调查所得列表于左。其海军各舰之战斗力亦附录焉。

 

陆军略表

 

  直隶第一镇统制何宗莲,第一协统领李奎元,第二协统领朱泮藻。

 

  直隶第二镇统制马龙标,第三协统领王占元,第四协统领鲍贵卿。

 

  奉天第三镇统制曹锟,第五协统领庐永祥,第六协统领陈文运。                               

  直隶第四镇统制吴凤岭,第七协统领陈光远,第八协统领王遇甲。

 

  山东第五镇统制张永成,第九协统领马良,第十协统领贾宾卿。

 

  直隶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第十一协统领李纯,第十协统领周符麟。

 

  湖北第八镇统制张彪,第十五协统领王德胜,第十六协统领邓承拔。

 

  江苏第九镇统制徐绍桢,第十七协统领孙铭,第十八协统领杜淮川。

 

  福建第十镇统制孙道仁,第十九协统领王麟,第二十协协统许崇智。

 

  云南第十九镇统领钟麟同,第三十七协统领王振畿(辛亥4月后为蔡锷)第三十八协统领缺。

 

  奉天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三十九协统领伍桢祥,第四十协统领潘矩楹。

 

  浙江第廿一镇统制萧星垣,第四十一协统领蔡成勋,第四十二协统领刘询。

 

  吉林第廿三镇统制孟恩远,第四十五协统领高凤城,第四十六协统裴其勋。

 

  江北第七镇统制第十三协统领魏宗义。

 

  湖北第十一镇统制第二十一协统领黎元洪。

 

  江苏第十二镇统制第二十三协统领艾忠琦。

 

  湖南第十三镇统制第二十五协协统萧良臣。

 

  江西第十四镇统制第二十七协统领吴介璋。

 

  河南第十五镇统制第二十九协统领应龙翔。

 

  安徽第十六镇统制第三十一协统领赵理泰。

 

  四川第十七镇统制第三十三协统领施承志。

 

  新疆第十八镇统制第三十五协统领易盛富。

 

  山西第廿二镇统制第四十三协统领谭振德。

 

  陕西混成协毛继成。

 

  甘肃混成协张竹志。

 

  伊犁混成协统陈甲福。

 

  黑龙江混成协统寿庆。

 

  奉天混成协统蓝天蔚。

 

  广东混成协统蒋尊簋。

 

海军略表

 

  舰种   舰名,排水量,速力,制造年份

  巡洋舰通济,一八〇〇,一五〇,一八九五。

  巡洋舰海圻,四三〇〇,二四〇, 一八九八。

  巡洋舰海乡,二九五〇,一九五,一八九七。

  巡洋舰海琛,二九五〇,一九五,一八九八。

  巡洋舰海容,二九五〇,一九五,一八九七。

  巡洋舰镜清,二一〇〇,一四〇,一八九六。

  巡洋舰南琛,二二〇〇,一四〇,一八九三。

  巡洋舰保民,一四七七,一四〇,一八八四。

  炮舰泰安,一二五〇,一〇〇,一八九六。

  炮舰镇海,九五〇,九〇,一八七二。

  水雷母舰建威,八二七,一一三〇,一九〇〇。

  水雷母舰建安,八一七,一一三〇,一九〇〇。

 

  右表以外虽有三十四只水雷艇,其制造年份已越二十余年,皆属朽腐,均无战力。兹又有新造舰艇尚未竣工,不能救济,目前之急,即使萨提督所率诸舰或有可战之能力,然今次民国军队所据之地确难施展水师,为之奈何?(《申报》,辛亥九月十六日,第一张第一版,第一张第三版)

  按:辛亥九月十六日即1911年11月6日 


 

 

   南京论坛 NJF   
 

历 / 史 / 可 / 以 / 是 / 仁 / 慈 / 的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