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郑谦:书生但可谋帷幄

辛亥革命网 2021-11-05 16:32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垚、李煌、李扬、陈颐 执笔:陈颐 查看:

以一书生,蕴其伟报,置身帷幄间,车辙马迹,遍于国中。


郑谦(1876—1929)( 照片由朱向东先生提供)


  郑谦先生,(1876—1929),字鸣之,号觉公,江苏溧水人。老“同盟会”会员,曾任江苏省省长兼军务督办,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的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秘书长,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秘书长(俗称“张氏大帅府秘书长”)等军政要职,是中国近代史上民国初期发挥过重要积极作用的政治家,是学界公认的民国名人,江苏历史名人。

民国初期重要政治家

  郑谦祖籍江苏溧水柘塘郑家村。出生于1876年(光绪丙子年)农历八月。六岁时,其母陈太夫人去世。因家境贫困,郑谦兄妹三人被送到南京外祖父家抚养,并直接受教于舅父,南京一代宿儒,著名地方史志专家陈作霖先生(可园先生)。十六岁补诸生。1907年(光绪三十二年),受维新思潮的影响,东渡日本法政大学学习法科。期间在东京初遇孙中山先生,几番彻夜深谈,遂加入“同盟会”。留学两年后毕业回国,应时任云贵总督李经羲之聘,任云贵总督参事,佐治新政,从此走上仕途。

  郑谦所处的是清末民初政局动荡军阀混战的年代。综合相关文献资料,郑谦担任过许多国家和地方军政职务。辛亥革命后至1929年去世,郑谦担任的职务主要有:

  民国三年(1914),李经羲之子李国筠任广东巡按使,郑谦任广东省政务厅长;

  民国六年(1917),李经羲任国务总理,郑谦任国务院秘书;

  民国八年(1919),鲍贵卿任黑龙江督军,郑谦任黑龙江省政务厅长;

  民国十年(1921),鲍贵卿任陆军部长,郑谦任陆军部参事,并兼总长国务总理靳云鹏参事。后由鲍贵卿将郑谦举荐于张作霖。

  郑谦广阔的眼界学识和极强的处理政务的能力,特别是写得一手好文章,使他深受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器重。在奉系高层的十年,是郑谦一生事业的顶峰。

  民国十一年(1922),七月,张作霖将东三省巡阅使署与奉天督军署合并,成立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任命郑谦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秘书长,并兼东北交通委员会委员长等要职。

  民国十三年(1924),段祺瑞“执政府”成立,郑谦担任张作霖代表,往来于京奉(奉天,即沈阳)之间。

  民国十四年(1925),郑谦代表张作霖出席“善后会议”,旋任中俄会议会办。

  民国十四年(1925),张作霖以“文人当政”和“苏人治苏”之名,经段祺瑞执政令(1925年2月14日),擢拔郑谦任江苏省省长兼督办。后因在“浙奉战争”中孙传芳军占取江苏,为避免战乱祸害江苏民众,郑谦辞官北去,实任江苏省长八个月。郑谦北返后被张作霖任命为镇威上将军公署秘书长。
民国十五年(1926),五月,颜惠庆内阁延郑谦为内务总长,未就。六月,吴佩孚张作霖会见于北京,郑谦为奔走促成之一人,且代表张作霖开预备会于天津。十二月,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任命郑谦为总务厅长。

  民国十七年(1928),六月四日,日本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身亡。张学良亲自到天津迎郑谦回奉天。张学良对郑谦执礼甚恭,呼郑“大叔”,以父辈尊之,遇事必商于郑。七月,张学良继张作相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任命郑谦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秘书长。

  十二月,东三省“易帜”,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任命郑谦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秘书长,又兼东北政务委员会秘书长。

  民国十八年(1929),一月十一日晚,张学良诱杀东北兵工厂督办杨宇霆,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于沈阳大帅府老虎厅后,着担任秘书长的郑谦草一电报公布杨常罪状(包括“妨碍统一,阻挠新政”)。郑谦遇此突变,胆战心惊,精神恍惚,写不出一字。结果由刘鸣九代拟。稿成,由郑谦润饰之。郑谦见原稿有“元恶大 ”四字,提笔涂去。事后郑谦一病不起,一月二十八日病逝于沈阳。

爱国有为清廉
 
  全面评价郑谦其人,并非易事。目前的情况是,虽然海峡两岸出版的民国人物传记和相关历史事件研究的文献中,包括郑谦家乡的地方史志研究著述中有大量关于郑谦或涉及郑谦的记载和回忆,但仍缺少对郑谦的系统研究和全面评价。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郑谦是奉张军阀集团的顶层幕僚,是东北地方政权的核心成员,好像怎么评价都是“负面”的。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二十世纪的前三十年,中国虽然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但国家实际并不统一。特别是军阀割据混战,政府似走马灯更迭不停。郑谦作为深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虽然怀有“救国救民”的理想和“修齐治平”的抱负,也有着高于常人的眼界学识能力,但也必须依附于某一政治势力才能施展其理想抱负。这或许就是那个年代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时代局限吧!因此不能简单以是否归属某一军阀集团来评价历史人物,而应当依据历史人物具体做了哪些事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

  从上述认识出发,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研究,我们对郑谦的初步评价是:他是二十世纪前三十年中国的一位爱国,有为,清廉的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积极作用的政治家。当然,这一评价是否准确,仍有待于做深入的专业研究。

  一、爱国。郑谦虽然有着复杂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甚至和军阀势力相联系的从政经历,但细看他在各种职务上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的为人所普遍称道的所作所为,应当认为他是一位始终如一的爱国政治家。

  郑谦自幼在舅父处打下深厚扎实的“国学”功底,也深知传统文化对国家发展治理的弊端,因而在具备经济条件后,受当时“维新救国”思潮影响,负笈东渡,到日本法政大学学习法科,两年毕业后立即回国,走上从政道路,以图报效祖国。

  看到清末民初政治腐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下决心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云南起义”时,他在云南参加了起义会议。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他力主南北统一,解除混乱局面,并呼吁各方放弃己见,以国家为重。他曾直接向张作霖进言,只有团结一致,抵御外侮国家才能强盛。“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主持东北军政,郑谦力主“东北易帜”,为完成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

  看到列强侵略瓜分掠夺中国,郑谦痛心疾首。从日本留学返国途中途经天津青岛上海等地,看到外国“租界”林立,认为此乃我国莫大国耻,将来国家强盛,誓要收回!在任职东北交通委员会委员长时,他在日俄两国的压迫中尽力维护中国的铁路权益。在“中东铁路”问题上,中国方面派出的与俄国交涉的正代表是王正廷(北洋中央政府代表),副代表是郑谦(地方政府代表)。郑谦亲与俄方交涉,达成双方人员配备数目一样,生活待遇一样,中方派出自己的铁路“督办”等以前没有的体现中方权益的协定。在南满铁路问题上,郑谦顶住日本的威胁恫吓和张作霖的软弱妥协,坚持在夹缝中修建与南满铁路平行的“打通路”以及“东海铁路”,“吉海铁路”等,从而使东北自建铁路在他的任期内初具规模。

  郑谦认为,中国被人欺侮,主要因科学文化落后。他病重时仍念念不忘救国救民,在遗嘱中叮嘱子孙:“欲国家富强,只有科学发达才能救国救民,今后你们要学科学,医学,以报国救民为己责。”他的子孙不违所嘱多从事理工与医学。

  二、有为。郑谦不仅立志“救国救民”,而且奋力作为,将其才学能力付诸实践,以一介书生在民国初期的政坛上发挥出重要的积极作用。他当年的同僚钟广生撰写的《溧水郑君墓志铭》中写道:郑谦去世后“一时同官交游,莫不悼惜,谓君劬劳国事,竟以身殉。而总厥生平,以一书生,蕴其伟报,置身帷幄间,车辙马迹,遍于国中。”“而大元帅张公父子并加依畀,若左右手。君亦惮其智能,凡所规划,千万言援笔立就。盖民国十余年来,幕府人材,此为仅见云。”

  此绝非溢美之词。郑谦的勤奋作为,首先表现在案牍文书上,文献多有记载。留学归来应聘云南总督参事时,他“佐治新政,章疏多出其手”。任江苏省长时,“几案衡石程书,日尽数百纸,未尝有留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23年曹锟贿选登上总统宝座,直奉联盟破裂,郑谦愤而撰写《讨曹锟檄》,全国知识界传诵一时,起了动员全国舆论合力倒曹和激励奉军士气的作用。

  郑谦的有为,不仅表现在笔墨文章上,而且在担任奉张“秘书长”后,更是代表东三省当局奔走参与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和谈判,推进了许多重大政治议程。仅在刘绍唐主编的《民国人物小传 郑谦》中提及的就有:代表张作霖与段祺瑞谈判,代表张作霖出席“善后会议”,促成吴佩孚张作霖会见并主持预备会议于天津,担任中俄会议会办,作为副代表参与中俄“中东铁路谈判”,等等。

  1925年郑谦担任了八个月的江苏省长,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担任省级行政主官的机会。尽管军阀们热心争夺地盘,官僚们忙于捞取钱财,地方财力十分有限,他仍想方设法有所作为,做了一些实事,以图造福一方。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带头集资,疏浚了淤塞多年的南京玄武湖,扩湖筑堤,改善了南京的环境,为南京居民增添了一处休憩场所。并在玄武湖边立碑,要求世世代代保护好玄武湖。1958年人民政府疏浚玄武湖时曾挖出一块石碑,记载了郑谦当年疏浚工程的经过。

  三、廉洁。郑谦在其二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不仅是一位好官,能官,勤官,也是一位人们广泛认同的廉官。在当时法纪不彰,贪污横行的官场上,郑谦的“守正清廉”无疑是代表了中国传统美德和西方近代文明的一股清流!

  根据相关文献,任职广东时,曾有巨商托一高官向郑谦游说,郑谦拒绝。后来巨商之事又办成了,以为郑谦出了力,于是送二千金为郑谦祝寿。郑谦立即报告长官,并将这笔钱移充赈灾款。

  郑谦就任江苏省长之日,其孙儿出世。南京报纸均以头条报道“省长到任,又添爱孙”,邻里乡亲纷纷送礼道贺。郑谦一概拒收,但仍正常招待。

  郑谦堂弟凭自己努力,在郑谦前任省长离职前夕获任江阴县长。郑谦到任时其堂弟尚未去江阴赴任。郑谦疑前任看了自己的面子,真诚说服堂弟放弃了任命。

  郑谦在江北有田产,因灾情严重,佃农到省府请愿免租,郑谦一口答应,并热情招待了请愿佃农。

  郑谦弟弟的好友在南京水西门开粮行,仗着这层关系借灾情屯集大米,哄抬米价。郑谦知道后,立即派人查封粮行,并迫其平价卖粮,得到市民好评。

  郑谦在南京时住在云台地岳父家的住宅中。因一生清廉,去世后其家人生活几乎不能维持。张学良知道后,特以东北军的名义租赁郑谦生前在云台地的住宅,作为东北军驻京办事处,后以三万大洋收购此屋,以示对郑谦一生清廉的感念!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郑谦的基本评价
 
  郑谦的“爱国有为廉洁”,其生前即获广泛认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也对郑谦持正面评价。1999年江苏省政协文史办刘晓宁先生曾致函郑谦孙郑铨,征集郑谦照片。函中写道:

  郑铨同志:您好!我们江苏省政协目前正在南京原国民政府(总统府)遗址筹建南京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其中“民国史展览”将出现历任江苏省的军政主官照片及简历。您的祖辈郑谦先生是江苏溧水人氏,曾任过江苏省长和江苏军务督办,在苏省有一定影响,口碑也较好。现展览中其他主官照片均已收齐,唯缺一张郑谦先生的照片。经溧水政协同志介绍同你联系,恳望能提供一张郑谦的照片(合影照也可以),或者提供一些有关照片的线索。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


  郑谦墓地变迁  郑谦在沈阳去世后,1929年(己巳二月)家人将其灵柩运回南京,葬于江宁西善桥大茅草村(在今南京市雨花台区境内),为私家墓园。据坟亲家回忆,当年郑谦墓地立有牌坊,青石铺就墓道,道旁有神兽。但因世事沧桑,后来已无牌坊墓道神兽。改革开放后郑氏后人多次前往祭扫。2019年祭扫时郑谦和其夫人合葬墓墓碑与封土均在(现有照片)。2021年郑氏后人再去祭扫时却没有找到墓园。据说,因地面塌陷,为保安全,有关方面将墓地周围一片用围墙围起。郑氏后人殷切盼望政府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将郑谦墓地加以保护。


溧水郑府君墓志铭

钟广生撰文
江宁邓邦述书丹并篆盖

  民国十七年夏正戊辰十二月十八日,前江苏省长溧水郑君,卒于辽宁军府,一时同官交游莫不痛惜。谓君劬劳国事,竟以身殉。而总厥生平,以一书生蕴其伟抱,置身帏幄间,车辙马迹,徧于中国,西南至滇池,东南暨于交广,中周乎江淮楚越之邦,北游幽燕,览京邑之闳壮,西北渡黄河、登陇坂以望皋兰,最后乃历聘东三省,受知于鲍公贵卿最深。而大元帅张公父子,并加倚畀,若左右手。君亦弹其智能,凡所规画,千万言援笔立就。盖民国十余年幕府人才,此为仅见云。

  君讳谦,字鸣之。曾祖讳之沂,国学生。祖讳之沂,本身祖讳如榛,廪贡生。考讳鉴,字镜潭,妣陈氏,继母林氏。君生六龄,陈太夫人弃养,就鞠于外家。舅氏陈伯雨先生作霖,宿儒也,君受教之,焠长白励。年十六,补诸生, 食廪饩于庠。旋遭父丧,哀毁柴立。庚子后,士竞新学,乃东渡日本,习法科。既归,应云贵总督李公经羲之聘,佐治新政,章疏多出其手。

  民国初年,为期汉铁路掌笺记,寻充安徽国税厅坐办。三年,经羲之子国筠出任广东巡按使,辟君为政务厅长。四年,国筠去位,君力引退,继任张公鸣歧坚慰留之,盖深知君之才,成欲倚以为重也。五年春,粤构政变,君遂北行。 会黄陂当国,起经羲为国务总理,将以君除院秘书长,未就。而复辟事起,京师驿骚,君亦脱身南归,皇皇然不获抒其志。旋以当轴之招,再入京,奉国务院檄赴陇查案。君以是得览华岳、终南之胜。翌岁,黑龙江督军兼省长鲍公,闻公名,礼辟入江,命长政厅,信公专一。值俄国内江,首倡议筹设戊通公司,收买俄轮,松黑两江航权之立自兹始。八年,鲍公移督吉林,惩于东省铁路权利之坠失,乘机收复军警司法,更设董事会,参用华俄人员。一是谋虑,盖出君之赞画为多。鲍公既深器君,为游扬于大元帅张公,罗致幕下。及鲍公引疾退休,君遂从方元帅张公父子,相与终始矣。十三年,奉天与苏俄修订“奉俄协定”,以君为委员长。明年,段执政开善后会议于北京,以君为东三省总代表,出入讽议,有直亮之风。

  洎大元帅经略江麦,以君南人,荐命为江苏省长,屡辞不获,趣就任所。时当苏常构兵之后,客军麇集境内以十数万计,商民惴慄,无可告诉。君苦心调维,具为区处,客军先后退去。而苏省瘢痏百出,不可爬梳,君发草具条款,徐图甦息,乃未及施行,而事局又大变。君于是知天下事之不易为,为之而卒溃,成者殆有数。存乎其间而非一手足之烈所能几也。

  君为人鲠直,勇于自任,几案衡石程书日尽数百纸,未尝有留牍。持身严整,不徇私以害公。其佐粤时,有显贵为钜商关说,啗以重金,先已辞谢,及事就,疑君与有力,出二千金为寿。君即白长官,移充赈款。其廉正不苟多类此。 以故所至军府咸深相推重。及大元帅遇难于皇姑屯,汉卿总司令亟电召君,入参机务,立祭危局。而休兵息民,赞成统一,君实预其谋。乃以事务从棘,积劳在躬,触发旧疾,竟一瞑不起,亦可哀已!

  君生于光绪丙子八月,春秋五十有三。配钮夫人,子 四:德麒、留学法国,早卒;德瀛、德文、德鹏。君念外叔祖母抚育恩,老而无嗣,出德鹏为张太夫人后,所以报也。

  女二:长适刘,次待字。孙三人,女孙四人。以己巳二月妇葬于江宁西善桥大茅草村。其仲弟颐请为志墓之文,余与君有一日之雅,乃不辞而为之铭曰:

  呜呼郑君!揆其政绩,始于西南而终于东北。扶颠定倾, 瘁躬殚职。羽檄飞书,琳瑀之匹。君乎何修,而施不仇,天欤人欤?奄忽千秋。德辉永閟,元宅之幽。

吴县孙伯渊刻
 

  郑谦(1876—1929),字鸣之,江苏溧水人。前清廪生,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归国后, 入云贵总督李经羲幕府。辛亥革命后,历任云南民政司科长、安徽民政司科长等职。民国三年,李国筠任广东巡按使,氏随任政务厅长。六年,李经羲任国务总理,荐氏任国务院秘书。八年,鲍贵卿督黑,以氏为秘书长,旋改任政务厅长。九年,直皖战后,鲍任陆长,以氏为陆军部参事。后由鲍荐于奉张,历任东三省军署秘书、秘书长等职。十三年,执政府成立,充奉张代表,往来京奉。十四年,并代张出席善后会议。旋任中俄会议会办,不久复调任江苏省长。五卅案后,兼任淞沪商埠督办。七月,卢永祥辞江苏善后督办,北政府命郑兼督。未几,任杨宇霆督苏,郑仍任省长兼淞沪督办。十月, 浙督孙传芳反奉,率兵入江苏,杨、郑均逃回沈阳。十五年五月,颜惠庆内阁复职,延郑为内务总长,未就。六月,吴(佩孚)张(作霖)会见于北京, 郑实为奔走促成之一人,且代表张作霖开预备会议于天津。十二月,张就安国军总司令职,任郑为总务厅长。民国十七年卒,年五十四岁。(贾逸君编著:《民国名人传》,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2,01,第203页。)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