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潘崇:清末戴鸿慈、端方出洋考察团政治成果述论(3)

辛亥革命网 2017-03-14 10: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 作者:潘崇 查看:

戴、端考察团政治成果的多重来源及其宪政论说与当时宪政思想界多有重合的事实,凸显了清末中国宪政思潮浓厚以及朝野宪政思潮融通结合的时代特征。


   戴鸿慈、端方归国后共上陈9折,汇编成《考察各国政治条陈折稿》。而载泽考察团仅上陈两折。实际上,1906年6月3日两路考察团曾于比利时相会,戴鸿慈在当天日记中写道:“泽公、尚、李两大臣均来寓,商定回国后应行诸事,夜深始散。”笔者推测此次商议确定了两路考察团归国上陈折稿的次序以及建言重点。以往研究则皆忽视了折稿的上陈次第,实际上上陈次第恰恰体现了考政大臣的策略考量。下面我们依据《考察各国政治条陈折稿》所录的9篇折稿,按照陈奏次序对其内容做一分析。

   第一折为《回京覆命胪陈应办事宜折》。该折上陈时间为8月11日。戴鸿慈、端方1906年8月10 El回京,次日召对上《回京覆命胪陈应办事宜折》。首先,比较各国政体,“美为合众而专重民权,德本联邦而实为君主,奥匈同盟仍各用其制度,法意同族不免偏于集权,惟英人循秩序而不好激进,故其宪法出于自然之发达,行之百年而无弊”;其次,比较各国国力,德国陆军最强,英国海军最强,美国经济最为富足且最值艳羡;再次,比较各国外交策略,“无有一国孤立而可以图存者”,如俄法同盟、英日同盟、德奥意同盟,“互相倚助以求国势之稳固”;最后,比较各国民风,“惟英人富于自治自营之精神,有独立不羁之气象,人格之高、风俗之厚为各国所不及”。

  该折罗列对各国的观感,实为考政大臣亲历所得,但借鉴了梁启超的意见,如关于外交策略的论述即借鉴梁启超《请定外交政策密折》甚多。《密折》言:“夫国与国交与人与人交,其事虽殊,其理无异。以一身而立于交际社会,苟非有一二肝胆相识、患难相同之友生,则将无以自存。”此即与戴、端所言“列强对峙之中,无有一国孤立而可以图存者”意思一致。《密折》又言:“人口增值,地莫能容,不得不求尾闾以泄之。”与戴、端所言“人民生殖日繁,智识日开,内力亦愈以膨胀,苟国家非有勤远之略,进取之日,则人民无以发抒其所怀”意思一致。需要注意的是,该折并未明言宪政,而是通过比较各国强调“君臣一心、上下相维”之义,巧妙地论述了宪政内涵。正如时论所评:“戴、端复命之折系列举各国调查之情状,但只陈其实、未下断语……政见如何及改革中国下手之处均未发表,大约须俟第二折。”

  第二折为《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下文简称《国是折》)。该折上陈时间为8月13日。

  确如舆论预料,戴、端所上第二折《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涉及改行宪政必要性、采行君主立宪制、实行责任内阁、立宪预备期以十五年至二十年为宜等重大内容。该折表达的政治见解,与梁启超1901年发表的《立宪法议》颇有相同之处,唯论述上更详细。如关于立宪期限,梁启超言:“日本维新在明治初元,而宪法实施在二十年后,此其证也。中国最速亦须十年或十五年,始可以语于此。”《国是折》主张中国应采行君主立宪制,也与《立宪法议》所论一致。另外,该折提出宪政预备期应“公布国用及诸政务”,此论梁启超在《请设财政调查局折》中论述更为详尽。

  第三折为《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下文简称《官制折》)。该折上陈时间为8月25日。前文述及,该折由梁拟定底稿,同时综合了袁世凯、蒋智由建言。另外,考察团随员戢翼晕曾上书考政大臣建言官制改革六策:“发布宪法之期限”“宜革新官制”“整理中央财政”“设立中央议政院”“设立地方议事会”“定立司法官制”。“仿行宪政”上谕颁布后,《宪政杂志》刊登此文,并称:“其时尚在未曾建议改革官制以前,今日发表各草案中,多有采其说者。”《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与《国是折》前后相序,指陈中国应当效仿日本将官制改革作为预备立宪首个步骤。该折指出中央行政存在诸多弊端,“各部相离毫无联络,彼此政策平时既未尝与闻,遇事或转相矛盾”。建议实行责任内阁制;同时亦指出地方官制弊端有=三:“官署之阶级太多……‘辅佐之分职不备”“地方之自治不修”。

   第四折为《请设编制局以资筹议折》。该折上陈时间为8月27日。该折由考察团自拟。鉴于官制改革复杂性,在《官制折》上奏两天后,考察团又提出先设立编制局作为厘定官制的办事机构。其目的在于“改定全国官制事体繁重,设编制局以资筹议”,具体做法为“简派王公及内外重臣人局讨论,选择员司,将古今中外官制之利弊详加调查,分别部居,审定秩序,随时奏请钦定,然后颁示天下”。

   第五折为《请平满汉畛域密折》(下文简称《密折》)。该折上陈时间为9月1日。《请平满汉畛域密折》之陈奏源于梁启超之请。梁在为考察团代笔之后专就消除满汉畛域上书端方:“尊命委嘱各件谨已蒇事……今日有一大事为中国存亡绝续所关,间不容发。而今日全国人中舍我公以外更无一人能解此厄者,则满汉问题是也。”梁启超强调满汉冲突讧争不断,一旦汉胜而满败,“则满人遂如法兰西大革命时代之贵族,亦无能恢复其势力之期矣”。梁启超之言足以令端方惊心,对照端方《请平满汉畛域密折》,梁的上述言论皆被采纳。

   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戴、端归国折稿之合集《考察各国政治条陈折稿》不录端方归国后所上《请平满汉畛域密折》,而收录端方回应清政府1907年8月10日《著内外各衙门妥议化除满汉畛域切实办法谕》所上《均满汉以策治安折》(下文简称《治安折》),③原因何在?这要从两折内容说起。《密折》由端方以“密折奏闻”,首先列举奥地利、匈牙利、比利时、荷兰、俄国等由于民族不合导致衰弱乃至分裂的事实,在端方看来中国实处民族内讧的边缘,而挑起满汉内讧的正是革命党,就此,端方提出消除满汉畛域为消弭革命的必然举措:“今日欲杜绝乱源惟有解散乱党,欲解散乱党则惟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而于种族上杜其所藉口。”所谓“政治上导以新希望”,即“宣布国是,定十五年实行立宪”。“种族上杜其所藉口”其策有二:改定官制,废除满汉缺分名目,唯才是用;撤销各省驻防,编人民籍。对照梁启超致端方书,上述主张大体源于梁启超。《治安折》同样首先列举各国由于民族不合致国势衰弱的事实,内容与《密折》同;《治安折》提出的消除满汉畛域之策亦与《密折》基本相同。两折异处亦很明显,《治安折》只字不提革命,极力宣称消除满汉畛域在于挽救国家危亡局势:“种族之见自生厉阶,则适予外人以绝大机缘,将恐满汉两败俱伤。”

   以下四折,则由考察团自身拟定。

  第六折为《敬陈各国导民善法折》。该折上陈时间为10月13日。该折为考察团自身见闻的总结,论及社会公共设施的重要性,正如该折首言:“每至都会繁盛之区,必有优游休息之地,稍得闲暇即往游观,辄忘车马之劳,足益见闻之陋。初犹以为欧美风俗所趋,未必有关政俗,继乃知其专为导民而设。”显然,考察团认识到公共设施是开发民智的重要途径,与政治文明进步息息相关。端、戴认为“中国所宜行者”有四事:图书馆、博物院、万牲园、公园。

   第七折为《考察学务择要上陈折》。该折上陈时间为IO月13日。出洋考察之前,端方即强烈意识到民智之低下:“今日民智犹湮,一乡之中愚者百,不愚者一;四民之内学者一,不学者三……任其自安晦盲,则将何以明立宪法?”通过对各国教育的考察,戴鸿慈、端方提出6项改革中国教育的举措:厘定教育行政机关;定立学堂规范办法;明定教育宗旨;普及初级教育;订定学堂冠服,以一民志;严订留学教育管理章程。

  第八折为《军政重要请取法各国以图进步折》。该折上陈时间为10月13日。

  戴、端在考察过程中,各国政要多谈及军事的重要性。考察团觐见德皇时,德皇言道:“今日之要,莫如练兵。当请贵国皇帝崇尚武备,以一身当提督军旅之责,国势自强。”挪威兵部大臣亦言:“中国如能练兵四十万名,则天下奠敢侮。而练兵必先练将,有将即有兵,又必先能自造械而后可。”在该折中,戴、端提出中国军事改革应效仿德、日,并建言“军事大政谨拟恭请皇上亲御戎服以振士气”“军事行政宜重加厘定”“海陆军制度宜次第筹画规复”“征兵之法宜实行全国”“军事教育宜明示方针”“高等兵学宜速成修习”“贵胄子弟宜出洋入伍”“军火器械宜建厂自办”“战时计划宜预先筹备”“军人位置宜优定章程”十条改革主张。
 

  第九折为《请定皇室典范折》。该折上陈时间为1907年8月15日。端方于1906年9月2日被任命为两江总督,次年7月11日端方就“化除满汉界限”折稿征求郑孝胥、严复、李登辉意见,他们认为“无可增意”,同时提议“速将宪法及皇室典范二端提议编纂,布告天下”,并建言:“今宜利用多数希望立宪之人心,以制少数鼓动排满之乱党。各省所立立宪公会,如主持得人,则宗旨甚正,朝廷宜加考察,量与扶助,使信从渐广,亦可暗销乱党煽惑愚氓之心。”《请定皇室典范折》接受了郑孝胥等人意见,其言,“不逞之徒倡为排满之说,与立宪为正反对”,为了“附从多数希望立宪之人心,以弭少数鼓动排满之乱党”,亟待将宪法及皇室典范“编纂布告天下”。此奏得到清廷重视,不久宪政编查馆奏请派遣溥伦调查日本皇室典范。


三  《列国政要》《列国政要续编》与《欧美政治要义》
 

  除奏折外,戴、端考察团归国政治成果还包括资料汇编(即《列国政要》和《列国政要续编》)、考察报告(即《欧美政治要义》)两部分。

  首先来看两部资料汇编《列国政要》和《列国政要续编》。前文述及,戴、端考察团欲多搜罗各类书籍回国,以备整理编译。有报道即称“端午帅在欧美各国调查关于立宪诸文件最称多数,但由于“错乱无序,如满屋散钱无从贯串”,端方遂延聘陈庆年、赵酉彝在镇江焦山之松寥阁编订体例。1906年9月2日,端方被清廷任命为两江总督,端方急欲在离京之前,“将调查之立宪文件编订体例进呈御览”,同时直隶总督袁世凯亦“亟欲取泰西各国立宪文件一阅”,故端方屡次电催速行编订。据报道,至10月20日编撰事宜大致完成,端方遂于10月26日亲临镇江,所有文武一概未见,迳赴松寥阁,据报道,陈、赵二人编纂体例“与午帅宗旨甚为吻合”,“极蒙赞美”。

  1907年4月,陈、赵编订整理成果之一部分以《列国政要》为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4函32册,凡132卷,署名“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戴鸿慈、端方同辑”。《列国政要》内容涉及欧美国家各个层面的规章制度,侧重具体措施、条文等原始资料的介绍,以述为主,以论为辅,分为“宪法、官制、地方制度、教育、陆军、海军、商政、工艺、财政、法律、教务十一门,全书约六十万言”,几乎汇集了考察团搜罗到的所有有关欧美国家的资料,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端方在书末“告示”中强调了“概禁他人翻刻以重版权”之义,同时言及除此书外,将要出版的还有《德美俄奥意五国政典大全》。该书后改名为《列国政要续编》,商务印书馆1911年5月出版,4函32册,共94卷。体例仍依《列国政要》,补充《列国政要》言之不详者。其不同于《列国政要》之处,《续编》附有多幅彩色地图:卷60的“意国海军区域图”;卷65的“德意志海军国内、国外管理区域图”;卷66的“德国海军区域图”;卷70的“美国舰队海镇区域图”。相较文字描述,图片无疑更具直观明确的优势。

  其次,再来看《欧美政治要义》。政制度简明读本的《欧美政治要义》1906年10月23日,作为介绍欧美宪由戴鸿慈、端方进呈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次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l函4册,共18章42节。该书代表了清末官方对宪政的认知水平和选择取向,下文笔者在介绍该书主要宪政观点的同时,将之与清末在野宪政思想家代表梁启超的相关论述做一对比,以期更好地展示该书在近代宪政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