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采取股份制的形式,其经营模式为西方近代大农业企业经营模式——股东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设总理一人(张謇兼任),公司经理一人,工程经理一人(堤渠沟洫是工程事),垦务经理一人(潴淡种青是垦事),牧务经理一人,农学堂经理一人,平时各管一事,遇有关系全局之事,则通过公司会议决定。[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21页。]
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股东投资。“仿泰西公司集资堤之,俾垦与牧。” “甚愿天下凡有大业者皆以公司为之。”[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12页。]公司“股本以规银二十二万为准。每股规银一百两,共二千二百股。入股先尽通境本完粮海境前报案之人,次通海人,次本省人,次外省人。愿入股者先行认数报名,自一股至数十百股听便。”[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20页。]公司自1901年10月开始集股,至1904年实收股金209180两。[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57页。]所收股金用于堤渠工程、营造房屋、收买荡地以及各项开支。
2、淮南盐区掀起盐垦热潮
通海垦牧公司在创办十年以后,始有余利,除一切开支及修理所费外,每股每年净利至少可以有10元,多达60余元。“前者唱于于,后者唱喁喁,继垦牧而起者,南通有大有晋,如皋有大豫,东台有大赉、大丰、通遂,盐城有大祐、泰和、大纲,阜宁有华成、阜余、新南,盐垦公司十余,其地视垦牧小者倍,大辄七、八倍,而距海远,卤淡土沃收效视垦牧易,事半功倍,亦固其宜。”[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98页。]可见,通海垦牧公司的成功经验,为盐业生产衰落的淮南盐区指明了一条废灶兴垦、调整产业结构的出路。自此,淮南盐区掀起了围垦造田,大兴农业,盐垦兼营的热潮。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列强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在欧洲进行撕杀,无暇东顾,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种植棉花便成为有利可图之事。“当时一般人鉴于垦牧公司的获利,视垦植事业为致富捷径。故欲组织一新公司,也不若往昔困难,只须有人号召,股本筹集,立时可就。甚至有辗转相托,以不能入股为恨事者。……大生纱厂举其历年的积累之款,悉以入股。淮海实业银行,几以全部股本,经营垦植,而社会上一般人士对于垦业的态度,更是热烈异常。股东之广,几遍全国。”[张保丰:《淮南垦植的过去与未来》,载《新中华》三卷二十四期,1935年12月。]垦业发展可谓盛极一时。北洋政府见此情景,于1914年设立了淮南垦务局,想借此捞取一笔收入。同年8月,又公布了《垦务章程》,规定:“甲、范堤内(堤西)原额灶地、草荡,按引完课者,一律放垦;乙、范堤外(堤东)原额正续升草荡,按引完课,距海已远,卤气净尽者,一律放垦;丙、接涨沙荡新淤,未入引额完课,距海亦远,卤气已淡者,一律放垦;丁、凡应放垦之地,有折课者,呈验证据,或近三年完课,印串补价,给照领垦。无折课者,先尽现时耕种樵采完全管业之户,缴价承领”。[胡焕庸著:《两淮水利盐垦实录》,钟山书局,1934年。第252-253页。]
1913年9月11日,北洋政府任张謇为工商总长兼农林总长(后改农商总长)。张謇主持的农商部,工商政策多采取保育主义,并以保育农业为主。鉴于当时商品输入最多,且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棉纺织品的实际情况,张謇主张必须首先扩张原料之数量,并改良其品质。考虑到农民认识水平有限,积极性难以调动,张謇倡导“宜用奖励法”,奖励之中,“又分扩充改良二法,扩充则注重大农,改良则注重小农。”具体奖励办法与幅度,“凡集合公司,垦辟荒地,植棉至一万亩以上者,奖一千元。五万亩以上者,奖六千元。十万亩以上者,奖一万二千元。二十万亩以上者,奖三万元。凡个人改良棉产十亩以上者,每亩奖二元。农会农校及私人或公共团体改良五十亩以上者,每亩奖一元五角。公司改良百亩以上者,奖一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沈家五编:《张謇农商总长任期经济资料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57页。]1914年4月11日,农商部颁布《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8月18日,又颁布《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施行细则》。此举不仅开辟了地方利源,而且为纺织业扩充了原料。
从此,淮南盐垦事业的发展得到政府政策鼓励、支持与保障,各盐垦公司纷然兴起,至1922年,公司数增至45家,资本总额增至22666000元(缺9家统计),共有土地5238500亩(缺4家统计)。[严学熙:《张謇与淮南盐垦公司》,载《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从而形成淮南盐垦公司的巨大规模。
3、淮南盐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1)注重农田水利建设,使河网化与条田化同时完成。
通海垦牧公司非常注重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河网化与条田化同时完成,突破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格局,河、堤、路、桥四通八达,为农业机械化作业准备了条件。张謇按天然地形将公司的土地分成八个区,“大要则地势迤西北而东南,为堤八:曰牧场,曰第一,第二,曰第三、四、五、六、七;濒海者曰外堤,濒通潮大港者曰里堤,濒通内水河渠者为次里堤,堤中分格者曰格堤;外堤度广底十丈,里堤、次里堤广底四五丈不等,共长三万六千余丈。堤之外为港二:曰蒿枝,曰川流。河五:曰盐垦分界,曰淮委,曰中心,曰小沙洪,曰塘蒿。其度最宽者十丈,狭亦五丈。堤之内四周而输外者曰干渠,纵横而受输于干者曰支渠,长度等堤,干广五丈、七丈,深均六尺。支广均四丈,深五尺……桥梁大者凡一百六十有九,小者凡二百五十有七,三闸之外,涵洞凡七十有五。”[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97-398页。]
除通海垦牧公司外,在其他诸盐垦公司之中,大丰公司的“工程建设,颇称完美。计全境四界堤长六百四十二里,俱高五尺,阔四丈;闸坝三十五座,阔一丈六尺,长五尺;桥梁六百九十道 ,大路九百里,宽一丈二至二丈五,汽车四达;小道一千六百里,宽五尺。大路两旁林荫整列,景色殊佳。河渠纵横,大河长三百二十里,深八尺,宽六丈,大水时,小汽轮可以行驶,即所称子午、卯酉两河是也;小河长二千二百里,深四尺至六尺,宽一丈至三丈。”[胡焕庸著:《两淮水利盐垦实录》,钟山书局,1934年。第208页。]
在新兴的垦区,规模较大的公司都进行了类似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据淮南盐垦各公司管理处1937年对其所属的通海垦牧、大有晋、大豫、华丰、大赉、泰源、通济、遂济、通遂、裕华、大丰、泰和、大祐、大纲、合德、阜余、华成等通泰17家盐垦公司的不完全统计,就兴筑堤圩585.8公里,开凿河渠1737.9公里,配建涵闸92座。[张季直先生事业史编纂处编:《大生纺织公司年鉴(1895-194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9页。]淮南盐垦区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基本实现了垦区土地的河网化、条田化、方正化,构筑了一副资本主义大农业的框架,为垦区内实施机械化作业、发展规模经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