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两淮盐业经济的衰落(5)

辛亥革命网 2021-06-26 09:35 来源:《辛亥革命时期江苏社会研究》 作者:殷定泉 查看:

自清朝中叶以后,由于盐政积弊、海岸东移等因素的影响,两淮盐区已逐渐失去其昔日的辉煌,虽经陶澍、陆建瀛、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着力整顿,也未能挽回两淮盐产整体衰落的命运。

  (4)辟港浚塘。吕四场传统产盐方法系煮卤成盐,而“港不辟则潮不通,塘不浚则潮不聚,不通不聚,塞卤之源。”[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91页。]于是公司疏通潮港,沟通潮汐,以足卤气,便于煎丁摊灰淋卤,又浚塘蓄水,以便煎丁在久晴时淋卤使用。

  (5)理亭舍以增场添灰。“各亭煎盐,以灰多场广为贵。”因为“灰多场广,则蓄卤富而出盐丰。”[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49页。]因此,公司对原有亭场进行了修整并加以扩充,增加了煎丁摊灰淋卤的面积。

  (6)理锅钅敝 。淮南煎盐系用锅钅敝 ,而“锅不益则温卤少,钅敝 屡补则费草多,二者皆碍盐产。” [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91页。]公司便将旧的锅钅敝 该换的换,该修的修,以便提高锅钅敝 产量。

  公司的以上整顿措施,其目的都是想“求丁所苦者去之,求丁所便者与之。”[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17页。]因此采取这些措施后,“灶丁称便,”但缴盐并不踊跃,年收盐只在1~2万桶之间,与产额相去甚远,因此实际效果并不令人乐观。公司又“分别加如额之赏、逾额之赏,”“然盐仍不旺。”[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18页。]究其原因,有两条:一是草价不合理,二是收盐桶价不合理。草为盐本,当时市场草价“至贱三百文,多者且六七百文”,而公司收草之价,“仍同治所定,每石二百四文,”还是40多年前的旧价。收盐价格(桶价)亦是如此,“各灶私盐之价,每斤至少八九文,贵或十二三文。”而交售给公司,连加赏在内,所得桶价“每斤止五文二毫。”[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18页。]这种不合理的价格,公司又无权单独改变,必须经运司同意。而运司受运商豢养,坚决维护运商利益,置场商与灶户的利益于不顾,竟断然拒绝了张謇提出的合理酌加草价、桶价的要求。张謇只有转而试图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收数。1905年,公司继续推广灰场,增缮亭舍。不料入秋后,“八月初三恶飓狂潮,举经营甫竟之灰场、亭舍荡而摧之,十不能保存其一二。” [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27页。]公司损失惨重,计遭灾损失、灾后赈济、恢复生产及当年严重短产(短收约五分之三)等种种亏耗累计达1.4万余两,真是“失败昭然。”[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27页。]

  对旧法盐进行直接整顿,收效甚微,张謇便决心对旧法煎盐稍加变通,实行聚煎,即把以前分散的煎盐生产改变为手工业工场式的集中生产,以此来堵漏私之源而增加垣收。张謇从经营纱厂中悟出“设厂聚煎之理。” [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21页。]他认为“不聚则无法禁私,”[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22页。]因为“旧法亭场之散漫,易于漏私,难于缉私,故救之以聚。”[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50页。]1905年冬,公司在吕四场卤气最旺的二十九总公荡购地1100多亩,设聚煎厂。自1906年正月至冬月,开港、筑墩、削场、造屋一切工程,全部告竣。在制盐工艺上,“参中法者,晒灰淋卤,参东法者灰不足兼用沙,钅敝 不利亦略仿釜,草贵则燃煤。” [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28页。]当年成盐31桶,预期年产盐2.4万桶,但是这一计划并没有能完全实现,主要是由于盐工生产积极性不高,产量不能达到预期指标。实行聚煎后,盐民觉得工资收入较低,且不如在家生产还可兼做其它副业合算,因此一改起早带晚的习惯,总是迟到早归。从1911年起,同仁泰盐业公司正式废止了雇工劳动实行聚煎的生产方式,恢复了传统的分散生产方式。[大生系统企业史编写组编:《大生系统企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86页。]

  3、盐业生产的改良

  张謇在整顿旧法盐的过程中,发现“旧法倚天时,天时不可知,产数即难预计。”[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93页。] “即获偶胜,终于必败。”[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00页。]要增产,必须依靠“人事”,发挥人的主观力量。此外,旧法煎盐以草为燃料,充足的燃料需要有广阔的荡地,这势必与当时正勃然兴起的垦植事业相矛盾,于是他苦心探索,以求找到适合公司盐业发展的新的制盐工艺。

  同仁泰盐业公司刚成立时,张謇正在日本,“得诸君函,即为调查日本制盐法。”[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93页。]于是偕王惕斋自东京出发,冒雨乘火车走六昼夜,周历其滨海盐田,详悉考察。至五良右卫门町,访改良盐釜人井上总兵卫及大野町铸釜人尾上久三郎;又至味野村访野崎武吉郎,并观其盐田;复至盐业调查所,晤技师林庸价导观盐田及美国制盐法;最后至崛田信男制造机械会社,参观新发明的重底釜。[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六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13-514页。]每到一处,张謇都详实地记下其见闻及感受,为他回国试验提供借鉴。

  日法与美法,皆良于我国旧的制盐法,并且美法比日法简单。但是,张謇认为“美法与我时尚未宜。”[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六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14页。]因此不便试验推广,遂决定“仿东法造盐田”,在同仁泰盐业公司引进日本制盐法并进行改良试验。1904年,张謇在通海垦牧公司租地120亩,设立试验场,首先仿制东法(日本法)盐。聘请日人崛田信男、德田乙五郎、石井千代吉三人监造。辟田30亩成盐田六排,制法是:制卤用沙不用灰,煎盐用釜不用钅敝 ,燃料则用煤不用草。当年成盐91桶(每桶200斤),其色味与以前吕四盐,“足可相埒”,“其再制者尤精,色味皆于洋盐相埒”,张謇称它为“吕四改良盐”,此项新法改良之盐,实为中国从来所未有,为我国最早试制出的精盐新产品。1906年,“其精制之盐”赴意大利秘拉诺万国博览会参评,“万国评议,称谓色味俱佳,得最优等奖牌,亦差为中国盐发现于世界之代表。” [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50页。]至1907年,先后经历4年,共成盐2396.5桶。[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85页。]

  张謇在试制东法盐的同时,还“仿浙东刮土淋卤法”及“海州、山东晒法”,试图改煎盐为晒盐,以节省草薪增加产量。但是前者“因卤浊盐黯而中止,”后者“会秋多雨,及晴而日薄,无良效亦止。” [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19页。]最后试验板晒法。

  板晒法,也叫“淋卤板晒法”,是明初福建莆田农民在私盐生产中的发明,亦是在私盐生产中传播开来的。清康熙中期收复台湾,开放海禁以后,大量闽南人迁移到浙江的舟山、玉环等岛屿及象山等滨海县份,同时也将板晒制盐法带入浙江,以后便逐渐推广。乾嘉之际,舟山群岛的岱山场首先废煎改晒,以后余姚县、萧山县、镇海县各盐场亦陆续采用板晒法。到清末民初,浙江各场都纷纷废煎改晒了。[朱庭祺著:《中国盐政实录》,伪财政部盐务局,1933年。第八章两浙]板晒法传入江苏,是在清咸丰年间,由于定海岱山岛天灾连年,盐民纷纷逃荒到江苏奉贤沿海一带而传入。

  板晒盐,以一塔场计算(塔场是板晒制卤的主要设备。要选择傍海近潮滩涂卤气旺盛的地方,将乱草杂物清除干净,泥土翻松拖平压实,达到平坦光滑,周围开挖一道浅沟,即成塔场,俗称灰场。),从海水浸灌到晒卤成盐,一个生产周期需6-7天。每百斤卤水产盐量取决于浓度,一般在9公斤至13公斤之间。晒板规格长2.5米,宽1米,形如门板,四周围木框,深0.03米,便于贮卤。[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省志·盐业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83页。]

  1906年,张謇派人实地考察松江、宁波板晒法。一面“派人雇工于松,”一面“派人制板于宁”。展转获试,其效颇著。板晒法所制之盐“色白味鲜,为北盐(淮北盐)所不逮。”在试验成功之后,将板晒新盐“碾成细末,咨送运使鉴察存案,声明五年之内得专板利。”[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50页。]公司开始时只有晒板3000块,很快增加到10000块。1921年,该公司晒板已发展到17000块,最多时达20000块。1914年,公司板晒场生产的板晒盐,在美国旧金山博览会上,获得特等奖状。[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省志·盐业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106页。]再一次使中国盐走向了世界。

  同仁泰盐业公司的建立,效法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改变了垣主与灶户之间的封建关系,为我国新式盐业生产组织的创立,作了有益的尝试。与此同时,公司还历掷巨资,遍试新法,最后归于板晒,“每年所入,除给盐丁工价不计外,所获余利,亦在万元以上,虽不若垦利之厚,而维持人民生计则一。”[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二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630页。]本着“主于杜洋” [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16页。]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传统的盐业生产进行改良,生产出精盐新产品——吕四改良盐,成为我国近代精盐工业的开端,它不仅使国民食品质量安全得到了保证,而且也有效地抵制了国外以中国食盐不精为借口,开放中国食盐市场的无理要求。

  (殷定泉 撰写)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